《雍正治贪》读后感
财产登记的问题在国内只有民间的呼声,未见上层回应。财富的多与寡从来都不只是经济问题,分配不均的情况之下会此来更多的社会问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无论是从人道主义、还是社会文明的演进,这种因饥饿而亡人的事情都不应该发生,更何况在“执政为民”的理念之下,民如水,能舟亦能覆舟。
而在雍正帝那里我们却看到了治贪的方法:财产登记。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只有那几条,只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方法论上面有些进化罢了,但中心思想一直没有变。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强调,以史为鉴,当下所遇到的问题去历史的烟云中寻找答案,阳光底下并没有新鲜事。
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作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他跟地主阶级是共生关系,农民等普通的百姓才是被统治的对象,但是为什么“老大”还要使用各种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呢?那就是因为腐败的问题从来都不只是钱的问题,还有它深层次的原因。
二叔这一辈子都是一个老实的农民,今年也快70岁了。在我的记忆里他是一个大帅哥,远比他的大哥勤劳,在农忙“双抢”时节,那头跟他一样勤奋的老水牛总是在凌晨3点的月光下陪着他耕地,寂静的夜空,除了各种虫鸣声,就只剩下他与老水牛的呼吸……
一日我问他,现在在家种地收入还可以吗?
他笑着回答我说,现在国家政策好,有补助,只是归于我名下可以耕种的土地太少了,现在只种了30亩土地,如果能有个50亩或者100亩就可以了。
我知道由于这些年小龙虾的兴起,在老家的农民现在已经实现了虾稻共生的种养模式,一亩土地的产出能达到千元收入,二叔他们老两口在家里一年也有个20-30万的收入,也不比外出打工的一对夫妻赚得少。
一次从成都飞回杭州的行程中,身边坐着一个新疆边境上的大哥,他告诉我他家里有共有50多亩土地,现在全部承包给浙江商人种,每年能收地租9万元。再加上国家对新疆的扶持政策,教育、医疗都不用他们担心,日子自然就过得很舒服。
是啊,如此看来,现在只剩下汉人比较苦逼了,哈哈哈。
一户家庭如果按照50亩土地来计算,18亿亩土地能承载多少户农民呢?这个时候你可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不是缺少点儿什么?我对小辈们说,努力读书,将中国的盐碱地、戈壁滩、沙漠、海边的滩涂都种上吃的,你们这一辈人就可以永远载史册……
当然,随着工业化生产技术的不断演进,未来的生产能力可能远超出你的想象,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只要我们解决低成本的使用太阳能源,那么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出粮食,不再出现“何不食肉糜”的历史之问。
在雍正帝那个时代财富是土地,现在也是,在雍正帝那个时代财富是房屋,现在也是。财产登记在当下并不是什么技术难题,真正难以实施的还是屁股决定着脑袋,众多原因导致的。但我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人的思想不断的解放,生产力不断的发展,这些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我每次出远门时,母亲都会轻声的叮嘱我:走远路,抬起头,看远方。
是的,抬头看远方,才能够一路平安。为什么仅盯着眼前的这些利益呢?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上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应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