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
我读了余华的小说《活着》,百感交集,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享一下。
徐富贵是余华小说《活着》中的主人公,
富贵生活在从国民党到毛主席时代的中国,他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经历了多种苦难以后,依然坚强地活着!
一、富贵生活的时代
作者余华通过富贵的亲人一个又一个相继离世的悲剧,反映出从国民党到毛主席时代的社会状况,把不同时期的富贵写得鲜活、生动形象。
从富贵对待不同人物的态度来反映他的性格、思想观念,通过他亲自把一个个悲残离世的亲人埋掉,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状况,反映了时局动荡、政治运动、阶级斗争和贫穷落后对不同人的冲击。
最终,富贵无依无靠,耄耋孤独的他,与老牛为伴,自己给自己养老。就像如今失独的老人一样孤苦,但愿他们也有像富贵一样的豁达心态。
二、富贵和家珍的婚姻生活
虽说家珍和富贵以前分别是城里富商和地主家的小姐、少爷,可是,富贵家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爹就是个败家子,也难教育好富贵。
家珍她爹也该打听一下富贵的原生家庭,不该让漂亮、有知识、有教养的女儿嫁给富贵。
还有,如果当初家珍对嫖赌、家暴的丈夫提出离婚,及时止损,也不会吃了一辈子的苦,受了辈子的累。
三、富贵的家人都是爱他的
富贵的家人都先他而离世,他是不幸的,不过,他的亲人都是爱他的,他又是幸运的,他也爱他的亲人。
只是直到富贵败家后才知道关爱家珍,算是浪子回头,但是,以往对家珍的伤害真的能弥补回来吗?破镜重圆裂缝在,树中拔钉洞仍在,流汁血……
好在富贵后来知道心疼家珍了,尤其是家珍生病以后,对她更疼爱了,家珍也感受到了富贵用心的关爱,最终原谅了他,还感恩于他对自己的细心关照。
四、富贵的生存状况
从把凤霞送人才能让有庆上学,从凤霞生子大出血去世和为救县长妻子,有庆被抽血而死,从城里的二喜带人带物到农村给富贵家修葺茅屋。
这些都说明了富贵那个时候的生存、教育、医疗和住房状况,都是扎心的社会现实问题……
现在人们的生活、教育、医疗水平都提高了很多,住房环境也改善了很多,不是吗?
五、富贵被苦难磨砺出来的坚强
富贵被苦难碾压后,直面多舛的命运,从衣食无忧的富家少爷到败家子,从国民党战场的死人堆爬出来到农村改革后在田埂上劳作,从家人相继死去到最终与老牛为伴……
如此种种,富贵都是打掉牙和血吞到肚子里!他也逐渐变得沉稳了、成熟了、豁达了、平和了,他的勇气和坚强,让人泪目!
六、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生命只是活着,无论幸福或者不幸,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
活着,就是当看到苦难的底色后,依然选择坚韧地活着,愿人人都能活好当下的每一天,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