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人类》读后感
拾荒者以垃圾卫生,形成了一个阶层,他们内部也有分明的等级。最高等级的拾荒者能够进入高级区域,捡拾到只穿过用过一次的新衬衣、袜子和床单。第二层次,能够进入垃圾中转站,但是需要经过垃圾把头的允许。第三层次,则进入城市外面的大型堆放和填埋场。
普通人平时见不到虫子和老鼠的尸体,也不关心他们是怎么死去的。垃圾场里多次发现拾荒者的尸体,静悄悄地死在这里,然后被新的垃圾掩埋了。
流浪者习惯了贫穷,仇富,甚至喜欢有钱人求自己的感觉。画家依靠贫穷作为灵感来作画,所以他拒绝富有。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要不惜动用一切手段来杀掉这几个穷人,是荒唐的,除非他们是为了更大的利益,这个利益不仅关系到他们自己,还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
每一个杀手都是一把枪。瞄准谁,与枪无关。杀手的信念只有达成目标,而不是去关心目标别后的事情,展现枪的美感。
“没关系,亲爱的,人生于我一场豪赌而已。”
高等级文明要赡养低等级文明,但是只按照最低生活标准。
在未来,数据知识接入大脑,相当于一个智力放大器,可以将人的知识、智力、深刻的思想、完美的心理和性格、艺术审美能力,都变成商品。付出高昂的价格购买相应的项目,就可以获得超级知识。超级知识阶层,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其余人则完全无法理解。
有产阶级不再需要无产阶级,财富不断地向着少数人集中,加上不能侵占个人私有财产的限制,所以最后演变为地球都是一个终产者的财产。文明的进程就像一个人的命运一样变幻莫测。
灵感:随着外来科技的入驻沙漠,接受了科技的原住民迅速崛起,财富集中,不再需要拾荒者和低级技工。曾经人们间深刻的羁绊,被利益蚕食。科技住民大力发展军工,而压榨其余人的劳动力,给他们最基础的食物,美其名曰养育。直到爆发反抗。那些坚守信仰,不满科技入驻的原住民,暗中成立了杀手组织,杀害外来人,以及和外来人勾结的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