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百年》读后感
· 工程2402王怡 ·
管理是什么?初上大学的我有了这样的一个疑问。
我见识过组员被组长管理,组长又被班长所管理,而班长对班主任惟命是从;也见识过老百姓被领导管理,而领导之上又有我看不见的大老板。我以为管理就是上一级对下一级发施号令,从而达到自己预想中的目的的一种办法,是一个过程。
但到底是不是呢?我的疑问不曾消减, 直到我翻开了《管理百年》这本书,脑海中的谜团才慢慢消失。
英国的斯图尔特·克雷纳索著的《管理百年》对管理进行了一场彻底的分析,但是,在这本书里,他并没有为“管理 ”寻找到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他说:“定义‘管理 ’实在太困难,它是一门专业、一种职业,它是衡量企业卓越与否的尺度,但它又超越商业,无所不包”。
但是在中国,管理一直在被严重误解和低估,一位在声名显赫的商业媒体工作的编辑、一位大思想家的杰出弟子和团队里的一位年轻貌美、聪明伶俐的同事对管理一次表现出了轻视和严重低估,甚至是本应该对“管理”深有体会的高管对手下员工不屑一顾……可想而知,在我的认知中隶属于管理层的人的如此表现让我有多震惊。我原本无法理解,但是他给出了答案,“对管理缺乏常识、缺乏认知的状况,与 中国的现实有关”。看到这句话,我才恍然大悟,也是,当初放松管制和对外开放带来的市场扩张造就了几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也迷住了中国企业家们的眼睛,让他们对内部管理更加疏忽,也就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程明霞写道:“‘管理’不是企业的附庸或者束缚, 而是其核心竞争力和长久生命力的基础。而这正是克雷纳这本《管理百年》的价值所在,也是中国读者尤其需要认真研读这本书的原因”。
但是在肯定这本书的同时,她又有些遗憾:“这本书书写的这部现代管理学史,严格地说是一部西方现代管理学史,但是中国作为拥有全球最多的消费者和最大的消费市场的国家,对现代管理学的贡献却主要是古代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 而在当代中国,无论是商学界还是企业界,都没有可以影响全球商业世界的管理理念”。
我可以理解她的心情,因为我在读到这儿的时候对中国在管理方面的发展也深表遗憾,但我也不相信中国会一直在管理方面毫无建树,对这本书的翻译也已经彰显出了中国的态度,而当代年轻人也必将会为中国的态度付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