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便条》读后感
《小说便条》是青年小说家范墩子的第六本著作,也是他的第一本关于小说创作的文学随笔。昨夜风清云白,借着橘色的台灯灯光,捧读这本橘色封皮的《小说便条》。一气读完,心中久久不宁,似若春风吹过的湖面,荡起万千涟漪,一环一环,如梦如幻。
这种如梦如幻的感觉,是《小说便条》给予的。作为一本阐述小说创作的“秘籍”,范墩子写它时并未使用常规的学理性的语言,恰恰相反,他用的是一种散文诗一样的语言。更体现作者匠心独运的是,本书摒弃了此类书籍“一上来就讲课”的惯例,而是以诗画般的描写作为开篇:“开窗见山,鸟鸣阵阵,白花点点,晨烟若黛。”这种感觉就仿佛是一个学生上课铃响时翻开笔记本,拿起钢笔,已做好了认真听讲、仔细记笔记的准备,却突然听到老师说,这一节课我们去户外远足,于是细雨中的花香和阳光下的绿草扑入眼帘,学生还未反应过来,就已身临一派春光之中,周身和暖,心尖恬然,惊喜和激动如潮水般涌漾在胸间,盛开朵朵浪花。
当然,《小说便条》最令人欣喜的,不是开篇时的匠心和书内俯身即拾的充满诗意的语言,而是作者字里行间的拳拳赤心。
《小说便条》全书由五部分组成,从“状态”“故事”“现实”“阅书”“梦境”分别对小说的创作和创作者自身讲出作者的心里话。在“状态”部分中,作者毫无保留、无微不至地讲述自己的创作经验,不仅对小说灵感的来源、如何保持职业小说家的心态等读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举出具体的实例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以埃莱娜·费兰特创作“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故事来阐述如何保持职业小说家的心态。作者的“真心话”事无巨细,甚至对“什么时候最适宜写小说”“写小说要不要熬夜”等琐碎而又见仁见智的问题也一一作答,且以自己创作何时灵感最好,是否熬夜等自身体悟和经验为读者提供参考。作者毫不保留的赤诚和近似于母亲一般的关心与唠叨,在“故事”“现实”“阅书”三个部分也均有体现,贯穿全书。
最后一部分“梦境”,则是范墩子对自己独家的创作秘诀的书写。范墩子是一个奇特的小说家,他常常能在自己夜晚怪诞的梦境中汲取灵感,并将之阐发为小说作品。在全国众多的“90后”小说家中,鲜有人能像范墩子一样“以梦为源”,这可谓是范墩子的独家秘技,如黄老邪的落英神剑掌,欧阳锋的蛤蟆神功。与东邪西毒不同的是,范墩子不愿,也从未有过“独占此技”的想法,他并不想坐拥此“创作专利”,反而像北丐洪七公愿将降龙十八掌传给郭靖一样,愿在《小说便条》“梦境”部分中,将“以梦为源”之技分享给诸位读者。而范墩子在“梦境”中的毫无保留,比起洪七公将降龙十八掌传给郭靖时还“偷偷藏了三掌”,则更胜一筹,也更显一个前辈对于后辈的无私与宽容。
这种无私,这种宽容,源自一个小说家的赤诚和真心。因为有此真心,有此赤诚,故而有无数的真心话被写在便条之上,并辑录成籍,这便是《小说便条》。虽然范墩子还很年轻,但我相信,有这样一份真心和赤诚,他终会成长为文学领域的东邪西毒,或是北丐。
不过,应该不会成为南帝。据我所知,范墩子没有出家当和尚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