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该找人聊聊》读后感
作者:(美)洛莉·戈特利布 著
张含笑 译
这本书是一位美国心理医生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其中包括作者自己接受心理治疗的过程。我个人对于心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本书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为我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让我发现: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烦恼其实都是相通的。这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心理医生的工作是在干什么,心理咨询的过程是怎样的。二是心理医生如何帮助来访者整理故事,做出改变。以及,为什么说,谈论自己的痛苦是心理咨询中的关键一步。
书里有一个比喻:生鸡蛋,摔在地上就碎了,蛋黄蛋清一起飞溅,而煮熟的鸡蛋摔在地上不会碎,成熟的东西有弹性。这句话很形象,把不太成熟的心智比喻成生鸡蛋,把成熟的心智比喻成熟鸡蛋。心理治疗就是心理治疗师跟随来访者,把某些生鸡蛋变熟的过程。
书中讲述了5个人物的故事,作者通过故事告诉我们心理治疗师的工作,就是向人们举起一面镜子,让他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并用其他人的视角看到自己。作者在书中多次提醒我们,心理咨询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因为改变的责任不在心理医生身上,而是在来访者身上。假如我们去找心理医生,他会理解你的看法,但未必赞同,他会要求你袒露自己脆弱的一面,还会推你到镜子面前,用你平时尽量回避的角度来观察自己。要想心理治疗有效果,就得承受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来访者也不能期待,做完一次心理咨询,自己就能变得轻松一些,因为你很可能会觉得,自己还有好多话没说,好多痛苦还没有处理,就被扔回了现实世界。更重要的是,人们愿意接受心理咨询,通常是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但是当来访者觉得好受一点儿,不再那么抑郁焦虑,更加专注于当下了,又会发现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和麻烦,也需要自己认真面对。
作者还在书里提醒大家,她的来访者有各式各样的问题,但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孤独。孤独、无意义感、死亡焦虑,是人们普遍面临的问题。找个心理医生聊聊,或者找个人聊聊,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会缓解我们的孤独。这也是书名的由来。
在国人的观念里,心理问题总是跟精神疾病这些病症混在一起,而让人谈之色变。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心理问题只是心里不舒服,心里不对劲,是一种现象,并不是一种疾病,它广泛的存在于人群中,特别是现代社会,意义的缺失让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我们应该要直面自己的心灵,觉得不对经了,可以去找专业人士聊聊,有可能在早期干预心理问题,避免让自己陷入精神痛苦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