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最触动的是莉拉和恩佐,他们两个能在暴力、贫穷中反抗,每天上那么多小时的班还可以自学计算机课程到深夜。
那时候的信息传达不算快速,但他们依然有勇气选择入门计算机这种行业。他们身上的那种韧劲,面对生活的态度,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真的很佩服,他们的经历会让人莫名地感觉生活充满希望——只要你愿意坚持不断学习,等到机会来临时,你也可以重新开启人生的另一条道路。
人生最痛苦的不是身处困境,而是在困境中没有希望。他们牢牢地抓住计算机崛起的机遇!
全篇小说都是以莱侬的视角来叙事的。尽管作者说本书都是虚构,在生活中没有原型,但是第一人称叙述让人感觉就是她的自传。
不得不说,里面的情节描写真的很像上个世纪的中国小镇现状。村霸、普遍小学学历的村民、动荡的社会,没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这是当时环境的大背景。
可见不同国家的社会历程大抵都是相似的。书中里面的两个有着极佳头脑的女生,因为学习生涯的不同,走上了两个不同的道路。
一个是走向传统女人的归宿——早早结婚生子,另一个是继续学业,直到大学毕业,找到自己谋生的道路。
很早结婚的莉拉没有屈服于命运,而是一直想要反抗。就像书中人对她的评价——“莉拉的脑子里有一种邪恶的东西”。
这就是她内在的反抗性,她不想变成被男人和家庭消耗掉的东西——生育孩子、一辈子做家务,最后变成一副浮肿的不讲道理的老女人。
她通过尼诺和恩佐反抗婚姻,宁愿从事艰苦的工厂工作,也不继续当一个没有任何话语权的家庭妇女。
书里通过讲述两个女性的一生,揭示了女人在男权社会下不平等的地位。
女人被教育要迎合男性眼光而打扮自己,就像餐桌上一盘供人食用的菜。女人结婚生子后,就要面对被迫平衡事业和家庭之间的矛盾。
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不会提供任何帮助,也不会有什么心理愧疚。孩子的父亲只有在播种的一刻有过贡献,以后的生活都只能靠女人自己。
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和饱读经典的大学教授也不能免除。在孩子啼哭时,他只会默默走进书房继续自己的工作。丧偶式育儿自古由来已久。女人写的小说会被贬损,女人写了性事描写就会被看成是婊子荡妇……
相信很多女性朋友会很有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