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800字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800字

2021-03-01 07:48:07  本文已影响人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第4天。内容是第五、六封信——升学选课和作文。

先来说“升学选课”。

信中说的升学,指的是升大学,选课也即选专业。

作者说到,做学问全凭自身,毕业以后做事业也全靠自己,因此,在求学时,有无诚恳的良师以及爱的益友,可以作为选学校的最大考量。

吴军老师在《大学之路》中,对求学这一问题有的一个近似观点。

在吴军看来,把一堆优秀的年轻人放在一块,即使没有老师,他们也可以自我学习自我成长,以此来强调,有良师益友的学习环境才是真的好环境,选学校时不要局限于看学校名气、大楼漂不漂亮等。

而在“选专业”问题上,作者的观点是,在人生中,生活第一,学问(事业)第二。学问和事业都应当为了生活服务。

因此,在选专业时,不要把自己看成这个社会的机器,而应当问问自己,这个功课合不合我的胃口。

例如,现下计算机领域十分火爆,很多学生在大学选专业时,都会为了以后好找工作,在做选择时往这个方向靠。明明喜欢的是某一专业,却要去学另一个,纯是因为社会需求大。

这在作者看来,是把生活排到了学问(事业)的后面,变成了让生活为学问(事业)服务,是不可取的。

还是吴军老师,同样有类似观点,在我们的人生中,生活永远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要靠后,为此服务。

接下来,作者就年轻人读书,也就是做学问的“专”与“广”这一话题,给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我相信你一定听过这一论调:把一件事情学精了,以后就不愁没饭吃了。

这话是没错的,这个时代做事情讲究专业性,“专业”标签一旦亮出来,业务能力就有了保障。

但是在这个“修炼而变得专业”的过程中,有一个方面容易被大家所忽略,那就是“广度”。

为了更加通俗易懂,我用读书来举例子,说明作者对于“专”与“广”的看法。

很多爱阅读但阅读量还不多的小伙伴,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应该就专门的某一个专业深入阅读呢,还是什么书都去读一读,扩大知识面。

对于这一问题,引申作者的观点是:都需要,两者相辅相成。

某领域深入阅读,阅读所得可以辐射到该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辅助理解其他领域,因为知识都是通的。这就好像,爬上高山,顺便看到了大面积的平原。

多个领域广泛阅读,阅读所得可以辅助理解你所在的某专精领域。这就好像,距离高山走得越远,越能清晰感受高山在整片视野中的位置和高度。

光做到深入阅读,那么阅读这件事就走不远。

光做到广泛阅读,那么也很难在阅读中有独特的观点和收获。

当然,作者也说明了,并非每个人都要这么做,只是提供一种观点,以供思考时做参考。


下面再说第八封信——“作文”。

对于作文,也就是写作,作者很羡慕其他人能写出好文章,因为脑袋想想是一回事,而能精确用文字表达出来,又是另一回事,需要极强的文字功夫。

在当下新媒体发展如此迅捷的时刻,写作能力也确实越来越重要。

幸而写作这件事,是可以练习的,并非先天决定,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如福楼拜、莫泊桑、托尔斯泰等。

那么,可以怎么学习写作呢?

根据作者信中所言,我的理解如下。

第一个,可以先模仿别人,模仿的目的是学习一些基本的技法。(所以学习写作,去看别人怎么写是第一步,也即阅读是第一步)

第二个,只模仿是不够的,你需得有你自己的风格、特点,因此要自己去做“写生”练习,也就是根据主题或现实生活来进行具体的写作练习。

信的末尾,作者说明如果想对于写作方法了解更多,可以去看夏丏尊和刘薰宇两先生合著的《文章作法》。

好了,今天的内容大概如此,道理很真,然而切实履行,其实难度不小,与诸君共勉,希望大家有收获。

返回读后感800字列表
  • 上一篇:《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
  • 下一篇:《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