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这本书,我们则要先了解路遥先生的思想风格。毫无疑问地讲,路遥先生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者。作品的内容也更加倾向于现实生活,因为他出生于农村,对社会底层生活有很强的体验感。
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一个典型的现实生活世界。它以文革末期与改革开放初期为背景,描绘了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的情景。又以孙少平,孙少安等几位年青人的故事为线索,表达出广大劳动人民在那个改天换地的时代,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艰难,也看到了希望。我能体会到少平每次上学时只能穿着破鞋,每次吃饭时只能吃着黑馍,喝着剩菜汤时的辛酸。我也能体会到当少安家修起砖窑时,人们载歌载舞时的喜悦。生活就是一个在艰辛与希望中摸爬滚打的过程。
我尤其喜欢书中开头的一句话:“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冬天代表着一种艰难,我们勇敢地面对它,接触它,甚至战胜它。但这就能说明我们的春天就要来了吗?不,战胜困难只是第一步,我们最大的任务,应该是如何去创造春天,那么显然,这比战胜困难还要辛苦。我能看到孙少安作为双水村的队长,他能解决水提崩溃,村民打架的问题,同时也积极响应生产责任制的政策。正是由于他的攻难倡新的精神,双水村才能迎来美好的春天。
《平凡的世界》给我最大的感触则是我感受到了青年人的无穷力量,开天辟地的时代迎来了一股向上的朝气。北岛在《青灯》里说:“生活的悲欢离合远在地平线之外,眺望是一种青春的姿态”。我们作为青年人,又有谁不是与少平,少安等人一样,在花盛之际,遭遇生活的悲欢离合。但困难是客观的,生活是我们的,我们何不像少平、少安一样做出眺望的姿态,遥企远方的美好未来。
白岩松说:“读书不会带来一些实际作用,但可以读出一个更好的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灵魂,但如何保养它,则要从书中寻找答案。正如杨伯教授说:“读古典不是去批判,而是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