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失的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推动世界的物是摇摇篮的手。”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由此,我们不难预想,在父母不和,家庭暴力中成长的小彡,缺失良好家庭教育的她怯弱,充满阴暗的自卑。身处其中,她也同样在体验着父母之间冲突、吵架、不和、互相的攻击、冷漠和敌意所带来的焦虑。
(二)错误的思想禁锢
在中国父母面对“我是从哪里来?”的话题总是避而不谈,谈“性”色变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小彡的悲剧造成因素中,缺失的性教育也是原因之一。对儿童进行性教育最好的时间是8-15岁,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心,对许多事都兴味盎然,也有能力了解许多的事情,可是这些孩子无论在心理上或生理上,都还没有开始发育,还能很客观、超然地来谈论性这回事;他们也还没有进入青少年那种对性讥讽、嘲笑、怀疑的阶段。儿童性教育的另一重大意义还在于,在孩子接受错误信息之前,传递给他正确的信息。
而在这个年龄段的小彡,缺失正确性教育的她在“道德”的约束中,对自己萌生的正常心理生理现象产生误解,认为自己的想法是罪恶而不可饶恕。不可避免在罪恶感中越发自卑。
(三)流言的精神攻击
从外婆口中带来的家庭式诅咒,在小彡幼时埋下封建思想的阴霾,村里“克人”的流言更是雪上加霜。道德的枷锁,封建迷信的脚铐,绑架了小彡追求幸福的权利;她的内心已是遍体鳞伤,带着随时会爆发的惊恐。
哪怕在后来上大学的开放环境中,在迟来的心理疏导后,小彡从自卑的阴影里尝试伸出向往光明的手。最后还是在一次梦境,弟弟的离世中再次被拖回无限深渊。她的世界变得灰暗无力,就像失去阳光的花,在一次次挣扎绽放中凋谢,悄无声息,归为尘土。
最后,我想起了余华《活着》中的一句话:“生命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我们都要在阳光下,活成生命正确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