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商人胡雪岩》读后感
55天,历时58.5小时,终于听/读完这本大部头。走路时候听、开车时候听、陪孩子时候也看,看到胡雪岩开的钱庄要招挤兑时甚至不忍看下去了,发现自己居然连面对别人失败的勇气都没有。
这本书加入书架很久了,在看完《左宗棠》之后捡起来开始阅读的。今年还陆续看完了《曾国藩传》(张宏杰著)、《大清重臣李鸿章》(关河五十州著)(简称《李》)、《左宗棠》(张鸿福著),晚清四大名臣还差一个了。
我可以理解作者有时代局限性和个人的偏好,但从四本书综合来看,感觉《李》过于褒奖李鸿章了。看《李》时也是激情澎湃,觉得李鸿章有很多难言之隐,又能在没落的清朝、顽固的朝臣、狡猾的洋鬼子中左右逢源,貌似为国家也争取了很多利益。但《李》的描述甚至颠覆了事实,比如送孩子去国外留学,发起者应为曾国藩,而《李》居然写的是曾不甚支持洋务。
一些简单的体会:
1、 曾文正一生追求做圣人,做人做事的学问值得学习,其教育后人的理念(如曾国藩家书)值得借鉴,《曾》或许可以让四十不惑落地实践一下,曾虽身体不咋好,但后备人丁兴旺,也算是一种告慰了吧;
2、 没有左湘阴,曾纪泽能否不辱使命收复伊犁、新疆现在是不是中国的亦未可知;没有左湘阴,《中法新约》的条款或许会更加苛刻;
3、 李合肥,虽然是广义上的老乡,但是为了权力、为了地盘,打压与洋人斗法的胡雪岩,其行为无法接受,现在更愿意接受其卖国贼的定位;
4、 胡雪岩,一生大起大落、大开大合,从慧眼识人扶持王有龄成为靠山起,商业帝国如雪球般壮大;又通过与左宗棠互相配合、互相成全,没有胡雪岩左宗棠的成就恐怕要大打折扣、没有左宗棠胡雪岩能否开辟那么大的商业帝国也是未知数。
5、 胡雪岩如果听了“七姐”建议,把典当理清楚,或许不至于败的棺材本都没了;如果深究上海阜康钱庄当首为难自己最好的朋友、兄弟的原因,或许能够提前安排,不至于被挤兑的那么惨。《胡》讲述了胡雪岩多个知人善任的故事,可能是过于自信、可能是过于敦厚、亦可能是当官会变傻,之前器重的屠龙少年最终成了杀死自己的恶龙。
6、 罗丝太太的出场过于亮眼,没想到最终吃了个大大的哑巴亏。
7、 多能耐的人最终可能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南怀瑾在讲解《金刚经》里提到,修佛是需要悟性的,有的人不管多么努力、多么虔诚,始终都无法修成正果。如果执着于正果,又着了相。
8、 尽人事、听天命、随缘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