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读后感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作家,1828年出生。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第三部最有影响的长篇小说。
在作家的笔下,女主人公卡秋莎原是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姑娘,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她对聂赫留朵夫最初的感情是一种少女朦胧的初恋,但这种感情不久就被贵族少爷糟蹋了。她怀孕后被驱逐出贵族之家,历尽人间沧桑,沿着社会的阶梯不断往下滑,最后滑进火坑,过了七年非人生活。但苦难还没有到头,她又被诬告谋财害命,进了监狱,押上审判台。卡秋莎恨那个最初造成她失身并且怀孕的聂赫留朵夫,但一旦发现后者确有真诚的悔改之意,她还是从心底里饶恕了他,并为聂赫留朵夫日后的生活着想,拒绝了他的求婚。
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认出卡秋莎后,主动上监狱去求她饶恕,并愿意同她结婚,以此来赎罪。但最初他精神上还没有真正的觉醒和复活。他所考虑的只是这事不能让人家知道,弄得他当众出丑。但接着他还是鼓起勇气去监狱探望卡秋莎,这是他迈出的重大一步。从此以后,聂赫留朵夫开始了他背叛贵族上流社会的“苦难历程”。先是彻底否定了自己(这极其困难,但他做到了),然后否定了自己的贵族朋友,否定了整个上流社会。为了解救卡秋莎,聂赫留朵夫一次次上法院,下农村,访问一个又一个法官、将军、省长、国务大臣、宫廷侍从。他从解救卡秋莎的行动中,逐渐产生和增强背叛上流社会的决心。
卡秋莎看到了聂赫留朵夫不仅为她的冤案奔走,而且为其他受冤屈的囚犯出力,还为革命家做事,表现出一片诚意,从而宽宏大量,原谅并重新爱上了聂赫留朵夫。但是为了不影响聂赫留朵夫的前程,拒绝了他的求婚,接受了政治犯西蒙松的求婚。
按基督教的教义,人的肉体是灵魂的囚笼,肉体代表人的动物性的一面,它有七情六欲,都是罪恶的,灵魂只有摆脱了罪恶的肉体,回到高超的精神境界,才能复活,得到永生,不然的话,就会永远沉沦欲望的苦海,无法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