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杜甫传》读后感700字

2025-04-26 09:01:27  本文已影响人 

《杜甫传》读后感


这几天开始读《杜甫传》,了解了诗圣出生、成长的一些事情,想做点笔记兼感悟。
杜甫出生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官僚世族。最让杜甫钦慕和敬佩的,是第十三世祖杜预。杜预,晋初曾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杜预精通战略,平吴有功,被封为当阳县侯。
杜甫受先祖们的影响,坚守“奉儒守官”的人生理想,以儒家思想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拥有“民胞物与”(天下之人皆为我同胞,天下之物皆为我亲近)的精神。
祖父杜审言是杜甫诗歌创作道路上的榜样与向导,杜甫的诗艺与其祖父一脉相承,他以祖父的诗为范本教材,又将祖父的诗艺不断发扬光大,一步步攀上了中国古典诗坛的高峰。杜甫的骨血里流淌着诗的因子,它从遥远的东汉一路流淌到大唐。
杜甫生母早逝,从小由姑姑抚养长大。幸运的是,姑姑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杜甫,使之拥有了温暖的童年。6岁之后,父亲杜闲把杜甫接到身边,并开始全面培养儿子,给予他既传统又开放的教育。
十四五岁的杜甫,出入于洛阳的豪门贵宅,与刺史、王公、艺术家们接触,心智见识都高出同龄人很多。
公元731年,20岁的杜甫正式开始了他的漫游之路,他从洛阳出发,渡过长江,游金陵,逛姑苏,过浙江,饱览吴越的秀山丽水。这一游就是四年。
公元735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科考试落选。公元736年,杜甫又开启漫游之旅,奔向齐鲁赵地。公元741年,杜甫结束漫游生活,从山东回到洛阳。同年,他成亲了,父亲杜闲因病去世。公元742年,他的姑姑去世。
梳理杜甫的成长轨迹,可以发现,30岁之前,他基本上一事无成。不婚不育,没有功名,不去工作,还将大量时间花在漫游上(前后长达8年)。要不是父亲早逝,不知他要啃老到几时?
杜氏官僚世族的文化传承无疑对杜甫是有巨大影响的,他可以从先祖那里继承得到书册典籍和精神养料。还有一代代积累、传承下来的比较开放的教育理念,给杜甫提供了宽松的成长环境。恰好,杜家当时的经济状况尚能维持杜甫长年漫游的经费开支。这使得杜甫没有生存压力、事业压力,连婚姻大事也懒得操心。
谁能想到,三十岁之前籍籍无名的待业青年,日后竟成长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历史上抒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一个人的成功,绝不能功利化地用一个死公式去套:什么年龄应该取得什么成就,否则就是失败!大器晚成者比比皆是,在什么时候觉醒才是最应该关注的。

返回读后感600字列表
  • 上一篇:读《变量2》有感600字
  • 下一篇:《我们仨》读后感7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