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长安荔枝》读后感700字

2025-04-14 08:51:02  本文已影响人 

《长安荔枝》读后感
——权力、人性与小人物的史诗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以杜牧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灵感创作的历史小说。故事聚焦于大唐天宝年间的小吏李善德,他被迫接下从岭南运送鲜荔枝至长安的“不可能任务”,在五千余里的艰险路程中,直面权力倾轧、人性博弈与生存困境,最终完成使命却失去初心,最终选择流放岭南以守护本真。他的经历揭示了“流程是弱者遵循的规矩,强者制定规则”的职场真相。
    李善德堪比现代“牛马”——背负房贷、被上司甩锅,荔枝鲜和荔枝煎一字之差背负史上巨难任务。

    启示:发现领导安排一个史上绝有的“好事”时,特别没有安排给领导的亲信,而安排给你了,千万别觉得天上掉馅饼的,十有八九都是巨坑的活。

    李善德凭借算科背景,通过精密计算、试验保鲜方法(如盐渍、冰镇、分路运输)破解荔枝“三日变质”的难题,展现了底层智慧的力量。

    启示:可谓绝境中的破局,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遇到困难,不自怨自艾,而是亲临一线解决困难,将难题通过分解步骤,结合一线的经验逐项突破。

    有一段很有趣的转折,李善德完成运输方案后面临即将被自己的上司抢夺所有的功劳,转投右相杨国忠。事后杨国忠赐予李善德“银牌”,表面上是授权调配资源,实则是利用官僚体系压榨底层。李善德原以为银牌能解决运输难题,却发现它成了地方官吏横征暴敛的“尚方宝剑”——砍伐荔枝园、克扣驿站钱粮、强征民夫,最终“三十亩果园毁于一旦,两百户人家流离失所”。让李善德从最初的心存敬畏,甚至幻想通过完成任务获得赏识。但在目睹权力对百姓的践踏后,他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当面质问杨国忠:“荔枝与国家,孰轻孰重?”唤醒了良知的呐喊,也对权力的合法性进行挑战。这也是李善德最终流放的原因。

        启示:职场上经常面临层层加码的情况,例如最大的领导提出了解下项目情况(可能就是一句话的解释),然后任务层层传递,一线任务就会变成例如整理项目清单、项目进展、需求情况、开发情况、实施情况、运营情况、使用数据、什么沙盘作战图的就都来了,基层员工苦不堪言。但是李善德这样破声呐喊的勇气又有多少呢,最多也是各种抱怨。

经典语句摘录

“流程这种东西,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返回读后感600字列表
  • 上一篇:《原则》读后感700字
  • 下一篇:《老人与海》读后感7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