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神仙皆社畜,西游路上打工人。
读完马伯庸的短篇小说《太白金星有点烦》已经很晚了,我望着窗外街道微弱的灯光发了好一会儿呆。这本以天庭公务员视角解构《西游记》的书,荒诞得让人发笑,却又真实得让人脊背发凉——原来连神仙都逃不过报销单上的小数点、甩锅大会上的太极拳,以及那句“领导的意思是……”。
书中天庭与灵山合作的“西天取经项目”,活脱脱是一场宇宙级职场真人秀。太白金星要策划八十一难,却要为“白骨精演出费虚增三倍”写情况说明,要给镇元子包装“长生果”搞品牌营销,甚至要替太上老君编造熔炉事故骗补贴。这哪里是渡劫?分明是神仙版的年度预算会。
书中反复提及的“根脚”,像一根隐形的绳索。织女闯了祸还能领闲职,因为她的母亲是西王母;百花羞被奎木狼强占却无处申冤,只因她是没有背景的凡人。更讽刺的是,连齐天大圣都成了背锅侠。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真相被篡改,六耳猕猴因被冒名顶替而癫狂赴死。
书中那句“超脱因果,太上忘情”让我怔忡良久。太白金星最终悟道时,既非彻底躺平,也非同流合污,而是在报销单和炼丹炉的夹缝中,找到了“知世故而不世故”的微妙平衡。吴刚砍树的寓言更耐人寻味。当太白金星问他“日日砍桂树有何意义”,这位伐木工挠头笑道:“哪个人不是如此?”
合上书时,我特意点开手机酷狗APP,搜索播放了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此时突然觉得,取经路上的妖怪何尝不是我们每天要面对的KPI?太白金星需要设计的八十一难,或许正是我们日复一日的晨会以及一切计划方案总结汇报等。但马伯庸终究是仁慈的——当太白金星在凌霄殿悟透“允许发生”的智慧,当孙悟空最终留下一缕残魂守护花果山,我仿佛看见无数个加班的夜里,我们依然偷偷给办公桌上的绿萝浇水,在微信群里用表情包接力,在总结的末尾写上“持续优化”。
原来真正的修行,不是在莲花座上参禅,而是在键盘敲打出来的报表里,在微信此起彼伏的提示音里,守住心里那根不愿折断的傲骨。就像广寒宫漏雨的屋檐下,嫦娥依然坚持每月给玉兔梳毛——有些坚持本不需要意义,它本身就是对荒诞最温柔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