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康熙的红票》读后感700字

2025-02-12 11:11:17  本文已影响人 

《康熙的红票》读后感

        《康熙的红票》是一部以清朝康熙年间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所谓“红票”是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可视为寻人启事。通过“红票”这一线索,展现了康熙皇帝的政治智慧、治国策略以及宫廷内外的复杂斗争。

        以前我对清朝的历史以及近代史不是很感兴趣,看的历史书多是春秋战国、秦汉、南北朝、唐宋等朝代内容。这本书位列豆瓣2024年度历史类图书榜首,因此激发了我的兴趣。

        首先非常通俗易懂,即使你从未阅读过历史类图书也丝毫没有理解障碍,其次还非常严谨,虽然书中有作者推测的主观内容,但都是基于大量真实史料,抽丝剥茧后得出的推论,是一部学术性和通俗性兼具的佳作。

        你可以说清朝闭关锁国,但不能说康熙拒绝中西方交流。2名西方传教士通过与正蓝旗权贵佟家的主奴关系,接触到了康熙(佟家是康熙生母的娘家)。

        康熙对西方的数学、天文、音乐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内务府中也畜养着传教士。康熙组建了宫廷西洋乐团,曾为彼得大帝的使团表演并受好评。康熙会解平方根和方程,并且时刻关注欧洲是否研究出了解立方根的方法。

图片

        作为这些耶稣会传教士的主子,康熙还介入了罗马教廷与耶稣会的中西礼仪问题争执中。清朝在正常的朝廷行政体系之外,还有皇帝个人的内务府权力体系。由于传教士可以视为康熙的奴才,两次接待罗马教廷使团的工作都被康熙交代给内务府办理,所以在清宫档案中没有留下记载。

        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中,传教士为了能继续在中国传教,也押宝了当时公认有可能继承大统的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四子等派系,但唯独与雍正保持着较远的距离。

        雍正从青年时代就成为了一名佛教徒,而且随着修行的深入,逐渐成为能够参悟三关的高僧大德,他是佛教里被认可的觉悟之人,而且是指导当时高僧修行的人。传教士不可能与和尚融洽相处,因此不可能与当时还是皇子的雍正建立亲密关系。

        雍正和康熙不一样,他对数学、天文等欧洲学术不感兴趣。雍正即位后开始清洗曾经的夺嫡人物以及不支持自己的权贵,而传教士与这些人过从甚密,因此被牵连禁教。

        推荐对清初历狱、中西礼仪之争、雍正禁教等问题感兴趣的人读读这本豆瓣高分图书。

返回读后感600字列表
  • 上一篇:读《骑鹅旅行记》有感600字
  • 下一篇:《活着》读后感6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