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教约》读后感700字

2024-11-21 09:43:05  本文已影响人 

《教约》读后感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类,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教者知此,则知所施矣。虽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先生讲到:每日功课,首先要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考察,其次是背诵和朗读课文,再次是礼仪或是研习课业,之后是读书讲书,再之后是唱歌吟诗。凡是习礼和唱诗这类课程,都是为了常常存养孩童的天性,让他们喜欢学习不感到疲倦,这样他们也就没有时间去做坏事。教师像这样了解学生的心理,就知道如何去施行教育了。虽然如此,这里说的也只是大概情况,至于其中的神奇精明之处,就在于各人的存养努力了。

  看看先生对于每日功课的安排顺序,就明白先生的用意之深。首要便是品德考察,德能勤绩廉,我相信在历史的长河中,德行永远排在第一位,永不过时,因为这是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根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层脉络也全都是围绕德之一字,然后升华为道之一字。德是万物的承载,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没有德行承载,即使再成功,也保不住成果。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不要看德排在第五位,但这指的是阴德,是果报业力得以消除的唯一途径,是可以决定一二的走向和质量,所以博人老师才会要求我们,行善积德、忍辱积德。第二重要为什么说是背书诵书呢,除了先生前文所说的读的时间久了,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会沁润到学生心底外,还有一点,先生因材施教,考虑到对象是儿童。若是成人,可能礼仪次之、课仿次之,因为这个对规范约束成年人的行为更有效,但孩子不同,孩子对这个世界还没有完整的评判,没有预设,没有经验,没有评价和定义,思维也没有定式,一切都是新奇的,是美好的,这个时候背之以经典诵之名篇,可以传到给孩子们更加美好的价值观,孩子们可以在内心构筑起良知的参天大厦,构筑的越坚固,根基越深,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才会越不会摇摆,越不会被社会的陋习所侵染,志向也会远大,信仰也会坚定。

  至于后面的礼仪、课仿和讲书,都是外界的约束,即行为上的约束和思想上的约束,让人难以启动良知时,有相应的外界刺激,来激发良知。先生最后所说,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其实就是说的我们啊。良知的妙用神奇精明之处,全在于个人的体悟和做到上,坚持做到的人,最终可以先知先觉,体会到神奇之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点不差。

返回读后感600字列表
  • 上一篇:《活法》读后感650字
  • 下一篇:《家》读后感6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