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散文家林嗣环的《口技》,做为一篇国学经典,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
想当年,青春年华、英姿勃发,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咿咿呀呀,嘴巴诵读着,眼瞅却瞅着漂亮女同学,好不快活。
白驹过隙,一转眼,四十年飞逝。再读此文,两鬓斑白,眼睛混沌,已无校园内的蓬勃朝气,再也不见同学间的追逐嬉闹,唯一杯茶,相伴于案。
当年读书,专注于“说文解字”。通假字,生僻字等先要标出弄明白;接着,分段大意,能够清楚;最后,中心思想,总结出来。严格的老师,还要求背诵。
现在,阅读之前,对背景的了解,成为习惯;过程之中,也还逐字逐句,留意的却是古文韵律之美;通读之后,胡思乱想一番,当做乐趣。
本文,是初中教材,无论文字还是思想,都不太深奥,以表演场面,口技过程,以及听众反应三个方面,进行描写。
惟妙惟肖和形象逼真是文章最大特色,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古代民间艺术的神奇。
阅读之后,抚卷联想,古人没有抖音,没有游戏可打,更没有发明掼蛋,他们是如何打发时间呢?
有人总结,一酒二文三风月。
前两类好理解,风月所涵较多,将“其余之类”一网收尽,虽然不很严谨,但接地气,容易明白,像口技这种民间艺术就属于风月类。
酒。
晋朝陶渊明先生,除了采菊东篱下,只要“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便可以了。到了李白的唐朝,饮酒更是达到顶峰,“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无论是花前月下,还是雄心壮志,都是少不了这二两酒的。
文。
主要指琴棋书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他们的“高山流水遇知音”,为后人津津乐道;五帝之一的先圣尧所发明的围棋,以楚河汉街划分边界的象棋,都是咱们国粹;书和画,也是历史悠久,珍品辈出。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之,引领无数人儿醉迷其中。
风月
斗牛斗鸡、投壶钓鱼,猜谜灯展,杂技摔跤等等……,项目繁多,还有高俅所擅的蹴鞠、青楼的丽人红烛。这方面的积大成者是李渔,他的《闲情偶寄》,将吃喝玩乐,生活趣味,一书收尽。
结束本篇笔记之时,回到口技这技艺。古人的消遣,还有保命之功效。
《史记》记载了一个故事,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被秦王追杀,逃离秦国到了函谷关时,没有天亮,城门紧锁,危在旦夕。其门客有会口技者,就学鸡叫,引来群鸡共啼,守城将士不明就里,以为时辰已到,遂开了城门,得以逃脱。
真是,技不压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