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Underground(地下室),全是第一人称疯言疯语,自己跟自己说话一样;第二部分是On the Occasion of Wet Snow(雨雪霏霏),讲的是主角年轻时和一个女人的关系。因为全是第一人称,很容易会觉得这就是作者的自述。
Underground
(地下室)
开头第一句就是:
“I am a sick man...I am a spiteful man. An unattractive man.
我是一个有病的人......我是一个心怀歹毒的人。我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人。”
这一部分其实比较难读。就像是一个人喝醉酒在说各种胡话,跳跃性很大。
有时说“自己待人粗暴,并引以为乐”;有时说“如果有人打我一记耳光,我甚至会引以为乐”;有时说自己坚决不会变成“臭虫”,有时说自己“带着自己强烈的意识,却心甘情愿地认为自己不是人,而是只耗子”。
有时认为“牙疼自有牙疼的乐趣”,有时又要“狠狠地捶墙”;有时要“为一切“美与崇高”干杯”,有时认为“人的最好定义——这就是:忘恩负义的两脚动物”。
有时向大家起誓“在我刚才写的东西中,我连一句话也不信,连一小句也不信”,有时是考验自己“能不能够哪怕对自己做到完全公开,不害怕披露全部真相”。
On the Occasion of Wet Snow
(雨雪霏霏)
前面花了一半的章节来描述主角的人际关系,他与同事,他与朋友......后半个章节才写到他与丽莎。前面主角在同事、朋友前,虽然同样疯狂、不可理喻,却似乎维持着一种他自己的理念,并没有被打倒。
而后面主角却在与丽莎的关系中,这种理念似乎难以维持,最后伤害了丽莎,也迎来了这本书的结局“但是够了,我不想再写《地下室》了”。读到这一章时很痛心,这可能是一个可怜的人想通过拯救另一个可怜的人而拯救自己的故事吧。
正如作者给这段关系的结语:
“And actually—now I am asking an idle question on my own account: which is better—cheap happiness, or noble suffering? Well, which is better?
说真的:我现在要给自己提问一个无聊的问题:什么更好——廉价的幸福好呢,还是崇高的痛苦好?你说,什么更好?”
一开始觉得主角病态的心理是在掩盖着什么,读到最后,突然感觉到,主角病态的心理似乎也在保护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