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春晖》读后感
近日,在同事的推荐下,品读了《寸草春晖:传统文化典籍中的家学智慧》一书,书中内容分上篇、中篇、下篇,作者蒙曼教授分别从古典诗词中的女性与家庭、经典家训中的育人智慧、小学与大道三个方面用质朴准确的语言文字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展现了中国传统国学经典中治家、修身、教子智慧的独特见解。开篇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引子,透过诗词向我们展示了梅的傲骨铮铮、兰的空谷幽放、竹的坚劲潇洒、菊的隐逸独立系列中国精神。细数生命的年轮,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历经了时光的沉淀、身份的多重变化,在翻阅书中内容时,通过跨时空置身其中的角色深度体验,到现实生活中帮助我洞悉生活的真相,我在传统文化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感受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中国人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颜氏家训》之勉学节选中,颜之推就人到底为什么要学习给出了一个很世俗的答案: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无独有偶,中国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任继愈先生曾讲到自己的一次经历,小的时候对爷爷总让自己读《道德经》这件事难以理解,于是爷爷给了任继愈一个装煤用的篮子,让他到河边打一蓝子水回家,结果可想而知一场空,但是爷爷并没有就此放过他,反复让他提着篮子去打水,任继愈带着不解问爷爷,这不是做无用功了嘛?爷爷便让他仔细看了看篮子,原来装煤的脏篮子已经变得干干净净。此时爷爷才告诉他,读书的意义就在于此,现在读《道德经》也好,读《弟子规》也罢,你不一定完全能读懂,但是你读书时的状态、阅读时的气氛,甚至朗诵时的声音,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它会让你的心更干净,心净自然也就能装下更多的东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相信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知识也是需要靠点滴积累的。
通过细读,我从“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中感受到温暖而井然有序的家庭关系,也在“春意近来浓几许,森森稚子石边生”中读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家庭教育。所谓“教子有方”,本书同样在家庭教育中寻求教子的正确方式上给出建议,即示之以均一、以规矩为先、教辨别事非、重言传身教。本书既为中国女性展示了数千年来传承的持家智慧,同时它又是一本育儿指南。新时代的社会女性,早已从传统家庭职能“主中馈”一角中脱离出来,自带社会属性一只脚迈入职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另一只脚则依旧深深扎根于家庭,肩负多重责任。我深知,过程纵然是艰难的,但却可以通过中国古代的家风家训文化滋养,不断丰富认识、完善自我,让自己的心灵和头脑获得充分的养料,通过读书明理修身养性,不断探索家庭教育的良方,照亮未来前行的方向,在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收获成长,提升幸福感、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