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村庄》读后感
“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涩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这是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对于故乡的评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故乡既是来处,也指引着归途。
黄沙梁是刘亮程的故乡,故乡里的村庄是静谧的。村庄里高低错落的小院子,涂着厚厚黄土的墙壁,墙根下生锈的锄头,阳光下晾晒的粗布衣服,晚霞中屋顶升起的袅袅炊烟,构建了村庄的骨骼。一朵没人注意的野花,一颗熟透到掉穗的麦子、一匹逃跑的马,一条垂垂老去的大黑狗,两窝在炕沿上安家的蚂蚁,构建了村庄的脉络。在刘亮程诗意的语言下,这个村庄洗去了世俗杂尘,如一幅静态的水墨画,铺陈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黄沙梁是刘亮程的故乡,故乡里的村庄是喧闹的。在这个村庄里作者有很多的“朋友”:猪狗羊驴猫、鸡鸭鹅虫鸟,他与它们一起玩耍嬉戏。他把一棵树上的麻雀赶到另一棵树上;把一条渠里的水引进另一条渠;在一头牛屁股上拍了一锨;赶开一头正在交配的黑公羊;把一块木头横在村子中央……一切仿佛都已改变,一切也仿佛都未改变。他帮了时间的忙,让原本虚无的时间长出了“翅膀”,每天在村庄里横冲直撞,肆无忌惮地喧嚣着。
黄沙梁是刘亮程的故乡,故乡里的村庄是延续的。刘亮程是一位农民,他沿袭着华夏民族数千年的生活状态,在小小的村庄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村东边的阳光照进来,“村东头的屋影、树影、烟影、人畜影层层叠叠压向村西头。”晚上归来的人“目睹日头落尽,看着人回村,牲口都归圈。而后关好院门。只有他知道一天真的完了。”在作者的笔下,一天可以很短,短到从“女曰鸡鸣”到“鸡栖于埘”,只是一恍惚的瞬间;一天也可以很长,长到绰绰约约的影子走了十万八千里,太阳却尚未落山。一天、一月、一年……生命最本质的状态,在中国的村庄已延续了上千年。
黄沙梁是刘亮程的故乡,故乡里的村庄是永恒的。村庄的人离开或者老去,村庄逐渐破败和荒芜,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的作者,也离开了这个村庄。“我把故乡隐藏在身后,单枪匹马去闯荡生活。”后来才发现,无论走得多远,只要不是故乡,就不会留下脚印。正如漂泊半生的苏轼,来到荒无人烟的岭南,也不禁喟叹“此心安处是吾乡。”生活的城市会变,住过的房子会拆,熟悉的人会死去。万事万物都在改变,但唯有故乡永恒,它就在你我的心里。
《一个人的村庄》如同天上那轮皎洁的月亮,敞开了温软的怀抱,穿透了洁白的纸页,越过了千山万水,带我们回到有一场风那么大的地方,回到有一粒尘土到一颗星辰那么高远的村庄,回到有一年四季和一村庄人的一生那么大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