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致谢》有感
东莞六中 尹雪平 2021.4.19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一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引发热议。作者在《致谢》中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直抵人心!打动了大批网友。
这位博士的经历,很多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故而产生共鸣、引发思考。自己在感动之余,也有所思。我想到孙少平的“苦难哲学”,我想起了尼采的“权力意志”和那句格言“那些杀不死的,都会使我变得更为强大”。也想起尼采在《悲剧的诞生》论述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
古希腊酒神节
通读《致谢》,感动于主人公的自强不息精神,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特质。当然,我更希望看到的主人公在困境中能够展现出的乐观精神、苦中求乐的诗意人生、支撑在困境中走下去的“爱意”,这些,在《致谢》中似乎有所欠缺。所谓“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当然感动于《致谢》中一直想走出大山而奋力拼搏的主人公,但我更欣赏主动放弃调进省城、最终走回煤矿大山的孙少平。这是孙少平自我的回归,是爱的回归。
经历了田晓霞之事的孙少平,确实想要得到一种抚慰,一个能让他觉得格外温暖的地方。这个地方,正是师傅王世才的家。如今,虽然王世才已经不在了,但是惠英嫂还在,明明还在;那份从井底钻出来的温暖、光明与亲切感还在。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他,最终发现能厮守这样的一份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也唯有这样的一份爱,才能让他体会到一个普通人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所能感受到的最美好的一面!
最后,以去年写给2020届高三(1)班同学们的毕业寄语,与君共勉。(第一段是自己写的一首哲理小诗)
人生的诗意与爱意
尹雪平 2020-06-03
拥有理性之光的阿波罗太傲娇,
醉美的狄奥尼索斯在苦苦挣扎,
谁能化解他们二千四百年情仇?
诗意之神兴许可助其一臂之力。
物质的消费无法解除生命的焦虑,
精神的思维也无法克服存在的孤寂,
终极的答案不在科学进展和理性之中,
只有爱能够让我们带着我们的伟大和可悲,继续生活在喜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