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黎圣母院》有感
美人何处?这句吟唱从刀耕火种一直流传到如今。对美的向往刻在每一个生物的基因里,人类尤是。人们追求美,热爱美,有的甚至于到了狂热的地步。美固然是好的,但对美的狂热终将只会导向毁灭。
在《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便是人们所狂热的美。
她美丽,主教为了她抛弃自己的信仰堕于黑暗;
她善良,卡西莫多为了她施与的一口水拼尽全力;
她迷人,流浪诗人为了她低下头乞求。
所有人都为之痴狂。
然而,爱斯梅拉达真的美丽到了圣洁的地步吗?
答案是否定的。
面对主教不怀好意的善意,她欣然接受;
面对骑士露骨的撩拨,她沉陷其中。
她天真得可爱,可叹,可恨。
她仅是一尊瓷娃娃,无法登上至美的高台。
可这样的,又为何会有成百上千的人为其奋不顾身,甚至于欣然赴死呢?
答案也许正是群众对美丽的狂热。人们对于美丽是多么的崇拜和向往啊!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到“云想衣裳花想容”人们不知写下多少诗词来赞叹美人的风流,不知谱下多少支乐曲来歌颂美人的无瑕。
诗词乐曲一代一代的流传,美人的魅力随之增加,但美人还是美人吗?时间空间的距离使得美人越来越陌生,人们越来越不了解美人,却不由自主地倾慕,不断地把自己心目中完美女神的特征一个一个加于其身。久而久之,他们对于美人依旧狂热,但狂热的并不是美人本身,而是自己心目中所狂热的善良、纯洁、优雅这些无比完美的品质。
美人逐渐由被崇拜者变成一本无字的任人书写的书,人们热爱的并不是她本身的特性,而是他们赋予的完美。
爱斯梅拉达就被赋予了“完美”。无数并不认识她的人,为了“完美”的她而奋不顾身。他们倒在教堂冰冷台阶下,脸上还挂着独属于狂热者的微笑。这微笑驱散了清风,温暖着那片凝固的空气,直至闷热,直至污浊。自始至终他们心甘情愿,因为一切都是为了完美女神,一切都因为她身上有着自己无比崇尚却无法拥有的美好品质。
可怜,可叹,可悲!
群众是如此真诚,他们疯狂地赞赏着他们所赋予的美人身上的品质。群众又是如此的虚伪,对于那些品质,他们宁愿找一个寄托,也不愿拼尽全力去拥有。狂热背后是他们小心翼翼深藏起来的卑微的自尊心,是他们费尽心思掩盖的相貌平平,碌碌无为的真相。
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狂热的。
人们从欣赏到热爱,从热爱到狂热,最后从狂热到迷失。他们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因为他们的内心是空虚的,精神是荒芜的。他们放弃自我,却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同样空虚的美人身上,对自己吝啬,对美人慷慨。为它奋斗,为它拼搏,到头来却都只是一场空。
雏鸟之所以能努力追随雄鹰,是因为他自己学会了飞翔。
从热爱到疯狂,我们终将毁灭。
从热爱到追随,我们终将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