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一地鸡毛》,便被刘震云那独树一帜的草民化文风所吸引。
但最让人不能忘怀的,是这篇小说的内容,以及在它背后所能引发的深思。
因为这个发生在八九十年代的故事,依旧可以拿来讲述今天的社会苍生。当我们拿现在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社会时,也会发现我们的社会上到底也生活着许许多多像小林夫妇一样,斤斤计较、墨守成规,对私利一致看齐,对上级毕恭毕敬,对周围的人严加设防、道貌岸然的人。或许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亲人、我们的朋友同学,而我们也会发现,他们毕竟也是一些善良的普通人。
现实社会的恐怖就在于,能让这些善良的普通人在生活的压力面前无可选择地选择自私与虚伪,又让那些曾经胸怀大志的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可选择地选择平凡与堕落。他们一面心存不满又一面努力适应,适应的过程中,自私、虚伪、平凡、堕落最终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最终,也维护着社会现实如此地继续运转。
我们可以说,当“我”身处“我们”之中时,“我”便很难改变“我”,而要让“我们”改变“我们”,则更难做到。
社会的发展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群体意志则是一个难以控制的怪物。在此之中,所有人都会成为各种社会问题的帮凶,尽管我们都对它表示无可奈何。
没有勇气与能力的“我”,唯有顺着这个非我能逆的潮流,施行这个社会赋予“我”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我们,会对那些自私短浅的小市民表示鄙视,对那些阿谀奉承上级的行为表示不齿。但五年、十年,亦或是二十年之后,当我们在工作上低人一等,在家庭中为人父母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坚守我们当初的爱憎分明,
那时的我们,是否也会为一斤豆腐的事情喋喋不休,是否也会为房子、孩子、保姆的事情满腹愁肠,是否也会在上级面前坚守着一副阿谀媚态,就像当初坚守我们的理想。
《一地鸡毛》让我想起了大卫?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都不想掉进悬崖,但最终的结局或许就是跟随着跳崖的人群,前仆后继„„
刘震云说过“生活是严峻的,那严峻不是要你去上刀山下火海,上刀山下火海并不严峻。严峻的是那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琐事。”
也许这也有一个好处。
那个时候,我们的幸福会很简单,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的成功中,就能让我们获得快感。
那个时候,我们的幸福就像一地鸡毛,在庸人自扰之中享受着庶民的快乐。
但这却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返回读后感600字列表
上一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600字下一篇:读《耶路撒冷三千年》有感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