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娃娃》读后感
月初到货的《纸娃娃》,是叶老师的最新力作。这部以孩童视角记录抗战苦难的儿童文学,承载着生命教育、铭记历史与向往和平的深层内涵。自开学后,忙碌的日常让我只能蚂蚁搬家式翻阅,直至昨晚才读完,心中满是触动。
书中最让我难忘的,是田天这个人物的成长历程。从最初面对战乱的懵懂到搬家经历后的害怕,再到历经磨砺后的勇敢,最后主动参与守护家园,他的内心独白与行动,正是当代孩子需要的榜样——如今不少孩子缺乏直面现实、承受挫折的勇气,而田天的故事,恰好能让他们感受到成长的力量。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周永。故事开始,他与田天因寻找父母结伴,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可随着剧情推进,他却成了众人眼中“为求自己舒服、出卖他人”的小汉奸。到这如果不继续读下去,很容易被这一表面形象误导。直到结局反转,他为救小女孩与日军拼命,才揭开真实的为人与动机——而这一情节,也顺势揭露了日军的残酷罪行:为掌控民众,用鸦片摧毁意志,其恶行与731部队的细菌武器一样令人发指,他们鱼肉手无寸铁的百姓,连孩童都不肯放过。周永的反转让人让人想起了那些地下党员和卧底警察那些英雄人物,很多时候他们为了大家而舍弃个人,忍辱负重的无私精神。
书中最伟大的形象,是施耐德先生。炮火连天中,他用坚强的身躯无私庇护众多难民,用行动印证了“渴望和平无国界”的真理。
合上书页,回望当下的幸福生活,更心有体会地懂得:今天我们这份安稳的生活是无数誓死卫国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即便现在身处和平年代,我们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更要以史为鉴,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愿世界无战争。
TAG标签: 纸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