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者》读后感
二刷《素食者》,每一次都读的人胸口发闷,不是因为情节激烈。而是那种渗透在字里行间的钝刀子割肉般的窒息感,是那种无法言说的荒诞与疼痛。英惠从一个沉默的家庭主妇到拒绝肉食,再到渴望成为植物,每一步都像在浓雾里行走,身后却有无数眼睛盯着,催促她回归正途。这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饮食选择,而是一个女人用最极端的方式对抗包裹在“正常”外壳下的暴力与规训。
英惠的素食,是一场沉默的起义,起初这起义显得如此微弱,她只是推开丈夫递过来的烤肉,眼神平静但坚定。但这平静很快成了家庭的洪水猛兽——丈夫的抱怨,父亲的耳光,哥哥的咆哮。他们用“为你好“的名义试图将她重新按回,好妻子,好女儿,好妹妹的模具里。可英惠偏不,她拒绝的哪里是肉?是丈夫眼里温顺主妇的期待,是父亲用暴力维系的家庭秩序,是这个社会对异类的排斥。
随着故事的推进,英惠的反抗从拒绝吃肉变成了拒绝成为人,她渴望变成一棵树,任由阳光穿透皮肤,让根系在泥土里安静生长,这种近乎自毁的执念读来令人心惊。又藏着一种绝望的清醒:当人的世界充斥着控制、欲望与伤害或许只有剥离人的属性才能得到解脱。而那些围绕在她周围的正常人——冷漠的丈夫,施暴的父亲,试图从她痛苦中寻找刺激的姐夫,恰恰成了人性之恶的最好注脚。他们用治疗的名义继续对她施加控制,用”正常”的标准审判她的不同,最终将她推向更彻底的孤独。
合上书页,英惠瘦削的身影总在眼前挥之不去,她像一只孤独的植物。明明渴望阳光与土壤,却只能在世俗的碾压下扭曲生长。这部小说最残忍的地方,或许是让我们看清很多时候,所谓“正常”不过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规训。而那些敢于打破规则的灵魂往往要以肉身为代价,在世界的荆棘里独自前行。
英惠的悲剧在于,她用尽全身力气想挣脱的网,其实每个普通人或多或少都被困其中,只不过他选择了最惨烈的方式,让所有人看见那张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