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三年三班 白子墨
看完《安徒生童话》这本书后我十分着迷,那里边的童话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也从故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安徒生童话》中有一个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完后我最大的感觉是她太可怜,我与她相比,我多么幸福啊!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大年夜那天,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在卖火柴,她没卖出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不敢回家,怕爸爸打她,最后冻死在墙角。
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既没有吃的又没棉衣穿,和她相比,我在家里吃着冒着热气的饺子,给我买了好多新衣服,穿在身上暖烘烘的好像坐在大火炉旁。而同时小女孩她冷极了,她擦燃一根火柴,她幻想自己坐在大火炉旁暖和一下身体,她刚想暖和一下脚,火柴突然灭了,大火炉不见了。她又擦燃了一根火柴,她又幻想自己前面有一盘烧鹅而奇怪的的事发生了,那只烧鹅摇摆着走过来,背上还背着刀和叉走过来,小女孩刚想伸出手去吃,火柴又灭了小女孩前只有一堵冰冷的墙。小女孩又擦燃了一根火柴这时小女孩发现眼前这堵墙变成了一棵圣诞树,这棵圣诞树特别美丽,突然圣诞树有一个蜡烛的烛光越升越亮最后烛光飞到和星星一样高的地方,这时有一颗星星掉了下来就说明有一个人要死了。烛光升上去火柴就灭了,小女孩又擦燃了一根火柴,这一次她看见了她的奶奶,她的奶奶从来不像之前见到的奶奶那么大,小女孩擦燃了一大把火柴想把奶奶留住,然后奶奶抱着小女孩飞到了没有寒冷、饥饿痛苦的地方去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不仅写了小女孩的穷苦还写了小女孩的痛苦。《卖火柴的小女孩》里面的小女孩寒冷、饥饿、痛苦。而我们有吃的还有穿的,多么幸福啊!小女孩和我们相比,小女孩生长在旧社会里,而我们生长在新社会里。
智能批阅:
1.开篇直接表达了对《安徒生童话》的喜爱,语言简洁明了。
2.引用《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感受表达真挚,情感流露自然。
3.对故事内容的描述较为详细,能够抓住关键情节。
4.通过对比自身与小女孩的生活,突显了幸福的感受,但部分表述略显啰嗦,如“给我买了好多新衣服”。
5.对小女孩幻想的部分描述生动,能引发读者共鸣。
6.结尾总结主题,强调了新旧社会的对比,提升了文章的思想深度。
总评:文章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表达了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自身幸福生活的珍惜,情感真挚,思想深刻。
智能润色:
在沉浸于《安徒生童话》这本璀璨宝库之后,我深深地被其魅力所折服,每一个故事都如同磁石般吸引着我,让我在字里行间中领略到了无尽的智慧与启迪。其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更是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灵深处的同情与感慨之门。
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的内心充满了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与怜悯。在那个本应洋溢着欢乐与团圆的大年夜,小女孩却孤苦伶仃地光着脚丫,在寒风中卖着火柴。她未售出一根火柴,未挣得一分钱财,更因害怕父亲的责罚而不敢归家,最终不幸地在墙角冻僵,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遭遇,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与小女孩相比,我如同生活在天堂之中。在家中,我品尝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感受着家庭的温暖与幸福;衣橱里,各式各样的新衣服琳琅满目,让我穿在身上如同沐浴在春风之中,暖意融融。而小女孩呢?她在大年夜无依无靠,既无食物果腹,又无棉衣御寒。她只能借助火柴的微光,幻想自己坐在大火炉旁取暖,幻想眼前有美味的烧鹅,甚至幻想圣诞树与璀璨的星光。然而,这些美好的幻想却如同泡沫般转瞬即逝,留给她的只有无尽的寒冷与孤独。
小女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看到了她慈祥的奶奶。她用尽最后的力气擦燃了一大把火柴,想要留住奶奶的身影。最终,奶奶抱着她飞向了那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天堂。这个故事,不仅描绘了小女孩的穷苦与痛苦,更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旧社会的黑暗与残酷。
与小女孩相比,我们是何等的幸运与幸福。我们生长在新社会里,享受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爱与呵护。我们有吃有穿,有学上,有梦可追。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铭记那些曾经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用我们的爱心与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