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对《儒林外史》有过简要中肯的评价。我是一个俗人,实在看不懂其中的奥秘,只觉得人物纷繁众多,所写之事甚为杂驳。要说记住什么吧,终竟没有。
有两处印象颇深:
一处是第十七回中提到的黄公与赵爷的奇事,二人生的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赵爷今年五十九岁,两个儿子,四个孙子,老两个夫妻齐眉,只却是个布衣。黄公中了一个进士,做任知县,却是三十岁上就断了弦。夫人没了,而今儿花女花也无。浦墨卿于是问众人:比如黄公和赵爷一般的年、月、日、时生的,一个中了进士,却是孤身一人;一个却是子孙满堂,不中进士。这两个人,还是那一个好?我们还是愿做那一个?
看到这里,我想到一个笑话:有个大龄女子一直未曾婚配,心急之下跑去算命,算命先生说她本该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结婚生子了,问明女子的学历之后感叹道:“知识改变命运啊!”
其实很多人既有高学历,也有儿女,所以这只是一个笑话罢了。至于黄公和赵爷二位的命运如此截然不同,我想精通术数的人也自有解释,据说同一个时辰时头时中时尾的不同就会导致命运的不一样,这不足为奇。吴敬梓想来未必不知道,估计只是想引发大家的一点思考罢了。
另一处是第四十八回,王玉辉的三女儿丧夫,竟至殉节,作为父亲的王玉辉也无劝说,还说: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如此云云。
因为丧夫而殉节,在我们今天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简直是天方夜谭般,在古代似乎是寻常事。情深?意重?我看未必。不想展开了。
书中处处有吃茶、吃酒的场面,看得我冲了杯咖啡。掩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