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吉
作为凡人,通常有这样一种倾向:如果过去生活的不那么顺遂,便不会将它轻易示人,因为那是伤疤,揭了会疼。然而,茨威格还是强忍疼痛生生的把那些的故事讲给我们听,正所谓“悲剧是把人生有价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看到了那个时候的欧洲、美洲还有印度美好的图景,也切身感受到了人性的惨绝人寰和暴戾恣睢。阅读过往的世界,只能雾里看花的去观察那个世界的纷繁复杂,就像隔着玻璃去看别人的故事一样,没办法感同身受,去理解当事人的辛酸苦楚和欢欣鼓舞。
上学伊始便首先接触国家一词,然而仅仅停留在字面的理解,未曾有一丝一毫的感情掺杂在里面,看到二战流亡的茨威格因为国家的沦陷寄居他乡时,便对国家有了深层次的感情,他不仅仅是一个代名词,更多的就像幼儿之于父母,没有生存能力更多依赖于父母的一口饭和一件衣的温存,也许精神上的依赖更甚,因为会感到孤立无援。记得有位移居国外的阿姨来找她的亲戚,亲戚是她在国内只见过几面的朋友,这位亲戚大抵对她没有多少的印象和记忆,同时生活圈子比较固定,所以不见得有多么热情,而只听得经历过太过人生起伏的阿姨异常冷静的讲述自己的过往经历,当说到这位亲戚的朋友-阿姨旧相识时,她是声音颤抖的给对方讲感恩的话,眼泪都要留下来了,她说;待在国内不会觉得怎么样,可是回了国你会知道谁是你最亲的人。这便是国家和亲人的力量吧,原来人都是需要安全感和情感依赖的。
孩童时候得到过足够的安全感和父母的情感慰藉的,相对而言,建立起来的人格会比较健全,因为感觉这世上的物质比较富足,人心都是良善的,反之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格畸形,就像希特勒-这个名字就一个恶魔一样可怕,有足够的能力却把它用在祸害人间的路途上,不知道他成长过程中受到过怎样非人的虐待或者是心灵上的戕害,要不然怎么会这么的暴动和残忍。当下人们主张青年人多去经历一些磨难,因为磨难会使人成长,其实所有这些的观点不过是人们杜撰出来的,大概没有几人可以大胆的挺身而出说这就是真理。总感觉生活还是顺遂一些的比较好,因为但凡经历太多会对心灵产生一定的腐蚀和浸淫,让你不再那么坚定的相信这世界和人性的美好,也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还是多去见识和接触这世上的真善美,才是你的方向,尤其是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