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七七事变”开始,以写实的手法描述了抗战时期军民同仇敌忾,以清华、北大、南开为班底的知识分子组成的“最强天团”——西南联大诞生、发展的历程。这些大师伴随抗战成长,内心永不熄灭的“爱国民主、崇尚科学”的信念铸就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在我看来,以人物贯穿主线可大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官”,也就是统治阶层,这里面有军有政。军队是开篇以何基沣旅长为代表的国民党军将领,他的背后是二十九军阵亡的佟麟阁、赵登禹将军、八百余位抗战时期投笔从戎的联大学子以及千千万万为抗日捐躯的烈士,在外辱侵略和民族大义面前每一名中国军人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着家国尊严。他们应该被历史铭记。政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阶层,尽管上层昏庸腐败,勾心斗角,但以王世杰、张治中、云龙为代表的官员阶层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大学的传承和人脉,也才会有“教育是立国之根本,保护学校,保护教育,保护知识,为国家输送人才,同样是抗战的需要”的激情呐喊。
第二类,“师”,包括联大成立之前和之后的多位巨匠,多位大师,对他们的描写是本书的灵魂,陈寅恪、郑天挺、闻一多、华罗庚、邓稼先、杨振宁等等,这些大师在民族危亡之际奋起抗争,报效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后放弃国外优厚待遇,不顾个人安危踏上回国之路,为新中国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人至死才被人知晓,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艰险曲折的故事。
第三类,“民”,包括以祥子为首的劳苦大众、大师家眷等,陈寅恪父亲陈三立、梅贻琦夫人韩咏华、云龙儿媳郑琳等,这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陈三立老先生,面对日军侵略,以绝食铭志,甚至弥留之际在病榻高呼“杀日本人”,把一个中国文人的民族气节和风骨表现得淋漓尽致。郑天挺的女儿郑嫣,母亲亡故,父亲一走就是8年,14岁的她早早扛起家庭重担,在断绝接济的情况下含辛茹苦把几个弟弟养大,奉献青春,终身未嫁。读到此处感觉“字字皆血泪,人人皆悲苦”,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大师的密码“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有背景,有故事,有人物,贯穿始终的是中华民族在逆境中坚韧不屈,努力抗争的精神,在我看来,这种精神就是大师的密码,也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为新中国输送了一百多位院士级科学家及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我们应该向历史致敬,向大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