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看完了一本书,搜读后感,感觉都不满意,我就很不开心的给老公抱怨,他就说:“你看书为什么非要收获点啥,为啥非要有意义,你看书的过程就是你的收获,就是你读书的意义,不用总是纠结这些。”
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是啊,我为什么非要纠结这些呢,看书很有趣,很想看就行了。如果非要让我认真的写写读后感,我也可以写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收获,没必要觉得自己的收获肤浅,自己读完没啥意义。作者写一本书肯定是希望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情,大家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就行了,并不语文老师一样要求大家读完一篇文章,必须写写中心思想,写写读后感。
这几天读这本书,买的时候我没有发现,它居然都是在写吃的东西,开始读的时候才发现。我瞬间就觉得写吃的东西有什么意思,跟菜谱一样,我不想读了,但是既然已经开启了打卡,读一读试试。
试试就试试,书里确确实实都是在写吃的,但是作者把我们每天司空见惯的一日三餐,包子稀饭馒头,米饭面条炒菜,居然可以写的这么有趣。
读书的过程,让看到了平平淡淡的生活中那些我们忽略的幸福,让我一个特别不喜欢做饭的人,都想立马抄起锅铲开始做饭,来感受那种幸福。
很平常,很普通,好美好,好幸福。
这就是读书的收获,无需多么深刻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