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真是个魔法乐园。童年的萧红阿姨在园子里除草,却把谷穗当野草拔掉;举着水瓢往天上泼,大喊“下雨啦”;躺在倭瓜花下数蚂蚁,结果睡着了,脸上还落着花瓣做的“胭脂”。而祖父对她的胡闹,却总是笑着陪伴,耐心地教她认识各种植物。到了晚上,他们又会坐在秋千上看星星,讲故事……那是多么的惬意呀。
与萧红阿姨的童年相比,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好很多,但也似乎失去了什么。一到周末,我们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整日宅在家中,像童年的萧红阿姨那样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即使在公园,也是大大小小手捧手机,刷得起劲,唯有风筝静静地躺在花丛中无人问津。虽然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便捷与广博的见识,但也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我们与自然沟通的能力。
合上书本,我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萧红阿姨的童年没有iPad,却有会讲故事的祖父;没有游乐园,却有装着整个快乐的菜园。祖父的园子教会我:最好的玩具是沾着泥土的蒲公英,最神奇的课堂在蝴蝶飞过的田埂,最珍贵的陪伴是像祖父那样,愿意陪我们把蚂蚁搬家看成大戏的人。
读了《呼兰河传》,我懂得了:健康的童年不是困在屏幕里的“拇指族”,而是光着脚丫奔跑在阳光下,让每一片叶子都成为会说话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