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柯
在这个暑假,一本《红星照耀中国》让我的感触非常深刻。这本书让我明白了20世纪初的中国苏维埃历史、地理、人民等多方面的情况,读完书后,我也对中国共产党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来自美国的记者埃德加.斯诺,他将20世纪初期“红色区域”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政治情况、大小人物的个人历史......用作者去“红色区域”的一次“旅游”串联了起来。这样做不仅让文章有知识性,还有了趣味性,读起来更加轻松。
读这本书时,第五章“长征”让我印象深刻。这一章讲述了红军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整个国家的迁移,然后是“飞夺泸定桥”、“红军过草地”等多个看似不可能发生,但却真实发生了的精彩事迹。这些精彩事迹全部被作者完整地记录了下来,让我对这些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道理。我们在学习时,只要坚持努力,终有一天会有所成就。我还明白了做事情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只有拥有这样坚定的信念,才可以少走弯路,最终取得成功。
读完书后,我对“红色中国”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相信,正如书名“红星照耀中国”所说,我们中国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繁荣富强。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2
张子钰
读了《红星照耀中国》之后,我有一些想说的话。
先来说说这本书的作者,他叫埃德加·斯诺( 1905 —— 1972 ),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他只身前往陕北苏区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的专访,首次向世界讲述了中国红军和苏区的真实情况,并由此创作了纪实文学经典《红星照耀中国》,成为世界报道中国红军的第一人。1949年后,斯诺曾三次来华访问,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其著作《红星照耀中国》成为新闻史和报告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斯诺写工农红军,写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写延安红色政权,他的观察点、态度和语言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他的纪实写作毫不做作,是质朴而真诚的。斯诺以“他者”的目光来观察“红区”,他对共产党抗日政策的转述,对“红区”生活的描写,自然也会带有西方记者的立场,但他力图还原真相,没有带上“有色眼镜”,更没有刻意“过滤”,从而保存了历史的真实与丰满,是那种有质感的真实与丰满。斯诺是记者,又是有天赋的作家,他的报导“很文学”,可读性很强。特别是对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许多革命家的采访,注入了人性的关怀。在他的笔下这些人物有理想有情怀,有非凡的魅力,但又有人间的味道。在诸如饮食、住宿、开会、舞会、恋爱,甚至房屋摆设、身体语言等有趣的细节中,我们能感受到陕甘宁边区那种特有的气氛,在激越、紧张和进取中,也不无自由和舒展,以及个性的张扬。这些记载似乎信笔写成,毫不拘谨。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虽然是一个外国人写的,但他却生动地写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以及共产党不屈不挠的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3
张芳菲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这本书翔实记录了作者再红军根据地真实的所见所闻,追忆了那段令作者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也见证了中国革命党人走过的艰辛路程。
再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刚刚三十岁的斯诺是到达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的第一位外国记者。通过采访和实地了解,他深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人民的希望所在。经过几个月的写作,斯诺出版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斯诺用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长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施大转移,进行长征。
中央红军进行了380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长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了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经过12个省,翻阅18条山脉,其中5条是终年覆盖白雪的,渡过24条河流,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红军战士之所以能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因为他们具有自强不息的品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长征中红军战士表现出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共产党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红星照耀中国》书写了中国艰难的复兴和前进之路。英雄们为了国家的利益视死如归,舍己为公。正如作者所说,历史需要我们铭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要坚守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发扬红色文化,让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红色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