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儒林外史》有感
安义二中 杨彩虹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雍正七年,他应科举被斥责:“文章大好人大怪”,之后愤而离乡。乾隆元年,安徽巡抚 推荐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 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之中。这样的经历,让他对古代科举有着深刻的了解。《儒林外史》 代表了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
《儒林外史》更是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王冕便是其中的一个。他是作者树立的标杆,和小说中的腐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讽刺意味。
王冕家境贫寒,七岁丧父,靠母亲做些针指供他到村学堂读书。十岁辍学,到间壁秦老家放牛。故事说到这,大概率 ,王冕会成为一个普通平凡的农民。可是,故事并没有按这种方向发展。王冕一边放牛一边看书,同时对艺术——绘画萌发了兴趣。没有画笔,他省下买书的钱买些胭脂来充当画画颜料,专门画荷花。虽然没有老师教导,他凭着自己的悟性,勤奋练习,他的画技得到了同乡的认可。至此,他每天画画,读书,渐渐衣食不愁,母亲看着心喜。
成年后,他有了大学问,却不求功名。可是,他的名声却远传越远。
王冕从贫民,成长为一位名士,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寒门出贵子”。是什么力量,让他实现了逆袭呢?我想,不困于贫困,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不被他人左右,坚持自我。
当周围的人都在追求功名利禄,而王冕身处其中,却能洁身自好,着实是令人敬佩。
吴敬梓能用超脱时代的高度,写出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喻褒贬于文章细微处,同样了不起。
TAG标签: 儒林外史
返回读后感400字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