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推崇儒术,儒术提倡忠孝。
孔子在他妈死前,从来没去给他爸扫墓。他妈死后,有没有去扫墓,不清楚。他的理由是以前他不知道他爸埋在哪里。但是他妈一死,需要他合葬的时候,他立刻就知道他爸埋在哪里了。
鲁国三桓之一的季氏摆宴席,孔子甚至在服丧期间不请自到。结果被拒之门外。
孔子在鲁国从政时,做过季氏的家臣,也做过国君的臣。他在鲁国得不到重用,就去外国寻找从政机会。而且不介意为外国的权臣、叛臣打工。
鲁昭公被三桓驱逐时,孔子并无忠臣的行为。
鲁定公与齐景公在夹谷见面时,孔子作为鲁国大臣,一副牛逼轰轰的样子,不是因为他忠于鲁定公,而是齐国此时需要扶植鲁定公,才让孔子狐假虎威。鲁国长期保持国君和三桓内斗的局面,最符合齐国的利益。所以鲁定公弱时,齐国就帮助他。三桓弱时,齐国就帮助三桓。当齐国开始打压鲁定公,给季氏送去马匹和美女等战略物资的时候,孔子立刻跑路去卫国了。不知道此时的鲁定公,内心是什么感受。
孔子、吕布和刘备,这三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人的本性都是差不多的。趋利避害,本无可厚非。一旦被神化,就害怕被调查。东汉的王允,说《史记》是一部谤书,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