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之上》读后感
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命运之上》。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惊叹于书中深邃的思想深度,很难相信这本书竟然是一个只有18岁的高中生完成的。但这本书确实就是由当时还在读高中的刘大铭一边忙于高中的繁重学业,一边完成了这篇长篇自传体的著作。
刘大铭,1994年出生于甘肃兰州,从出生起,他就被确诊罹患了一种叫做成骨不全症的罕见病。从3岁起就开始经历不断地骨折以及脊椎变形压迫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从小到大经历了9次骨折以及11次大型的手术。
最后一次手术之前,由于脊椎变形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他的生命,在国内求医无望的情况下,刘大铭选择了自救,他向全世界的骨科医生发出求助信。最终在他的努力下,终于收到了来自一名意大利骨科专家的回应,最终,经过长达10个半小时的手术之后,他的脊椎终于得到矫正,让他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稳定。
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首先来说,刘大铭是不幸的,从一出生就被病痛所折磨。从小到大就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但同时,他又是幸运的,因为全国有几千万的罕见病患者,但大多数的患者都成了父母们一辈子的负担。
但因为他出生在一个高认知的家庭里,他的父母不但为了医治他的疾病而四处求医,而且还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他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他积极思考自己如何面对自己的未来。父母的教育和正确引导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应该说,刘大铭的人生正是因为有了他父母前期的引导,才有了他后期坚韧不屈的性格和积极面对一切困难的品质。而正是这种品质成了他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核心动力。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我的一位小学同学的形象。我的这位同学是小儿麻痹症。因为出生在80年代的农村。所以他的人生就没有这么的幸运。
我的印象里,他总是很安静,而且比我们同龄人都瘦小。下课的时候,我们在教室里跑动的时候,他总是静静地看着我们。
他虽然很努力,但成绩也就是一般。小学毕业之后,我就没有见到他了。后来从母亲那里了解到,他上完小学,就辍学在家。后来又过了几年,他才经人介绍去外地读了个卫校。在那里学习了几年之后,回到了我们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也算是有了个谋生的手段。
几十年过去了。从母亲那里我了解到。我这位同学,早些年因为是残疾,家里给娶了一个傻媳妇,结果生了个孩子也是智力有缺陷。随着他行医的时间越来越长,他靠着自己的医术和人品,慢慢地在村里也得到了认可,虽然生意越来越好。但家庭已经成了这样。他父母已经老了,需要他的照顾。但因为自己的老婆和孩子都生活不能自理。也需要他的照料。听起来,让人不由唏嘘不已。
但虽然如此,我这同学却是坚强和乐观的。虽然面对着如此困难的境遇,在面对生活的时候,他总是笑呵呵的。母亲告诉我,我的这位同学非常受村民的喜欢,不但医术好,而且性格也受大家的欢迎。
正如刘大铭在书中写的那样:幸福的生活离不开真实,硬干,行动,即,坦诚,深入地接纳内心的渴望,尽可能正确地,快速地做出选择,然后不顾一切阻碍地行动,这些行为会指向两个核心-自立和利他。
我的这位同学在面对自身的缺陷和家庭的困难时,选择的是自立,用一技之长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来,然后靠着医生这个职业来为村民服务,这就是利他的一种行为。虽然在外人看来他是不幸的,但他依然在追求着属于他自己内心的幸福。这种追求其实某种程度上跟刘大铭书中宣扬的积极乐观的精神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