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读《贱狗》有感1800字

2025-09-07 10:45:28  本文已影响人 

读《贱狗》有感

作者:谭翌阳


我们都知道旧中国的日子非常的苦,但究竟有多苦呢?这有一段描述的文字大家感受下:“那年月最惨的是榆树,因为它的叶子煮着吃滑滑的,花儿蒸着吃甜甜的,榆树皮磨成面蒸馍馍吃着黏黏的、咽着滑滑的,好吃还耐饥。便被人剥得从头到脚一丝不挂,像一付剔得没有肉的羊骨架,直挺挺的插在那里,夜里白森森的还怪吓人”

这段话出自长篇小说《贱狗》,故事也是从文字描述的旧中国讲起,将主人公贱狗从逃荒者开始一步步变成共产党抗日战士的故事。

不同于一般抗日题材那种恢弘战斗场面以及人性光辉自我牺牲的伟大时刻,这本小说着眼于王垣县相家堡一个很小的乡镇区域的故事,这个区域名义上是国民党政府管辖,但是不远地方麻姑山上又是共产党的一个革命据点,紧挨着的王茂乡又是小日本军队的一处驻扎堡垒,三方都对这个地方施加影响,国民党的收租子,共产党的求支援,还有小日本永远的烧杀抢夺、奸淫掳掠的死人样。就是在这样的小生态环境下不同人有不同反应,麻木、怯懦、反抗等等各种众生相。对战争的描述也不是我们在影视剧中看的大规模作战,往往就是十多个人游击偷袭,最大的也不过百十人的攻打县城,这种在巨大苦难、恢弘斗争下的小小的激斗和人群虽然极不起眼,但就是这种千千万万的小故事成为了描绘抗日战争这块大拼图上的一个小小的组成板块。

旧中国人民从苦难中成长的故事大多相似:贱狗从被压迫到反抗翻身加入共产党,最终取得伟大胜利。这种故事并不新鲜,各种影视文学作品中都能见到。这本小说中有一段日本人对中国女性在众人面前进行强奸的过程写的非常的细节,让人读起来感到愤怒和不适,甚至有些恶心,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把这一段写的这么细致,后来转念一想,我仅仅通过文字就已经感受到痛苦,那当时真正经历了这些的人和被迫害的当事人是在怎样的深渊中挣扎。

小说中非常吸引我的还有描写传统封建礼教以及时代局限性对人们的影响,特别是对女性的影响:

相依天是书中为数不多的有钱地主,置地、雇佃农、收租子,与一般地主没什么两样,他不是黄世仁那种尖酸刻薄的,是中国传统的“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积善之家,相家有家训“不能见死不救”可见一斑。就这么个家,老大儿子在国民党政府当差,老二参加了共产党,小儿子投靠了日本人做了汉奸,就这么一个混乱的政治派系家庭是够让相地主头疼。相倚天是有自己的主张的,只要是打日本,不管钱和物都是支持的,这就是传统礼教的家国大义,在这个大义的影响下甚至设计活埋了自己做汉奸的小儿子。

于强是另一个有钱人,做着药材生意,对下面伙计也好,言而有信知书达理,只要是打日本人,钱、物都不吝啬,打跑日本人后,进行土改也积极主动地配合。就这么两个按理说非常明事理的人却活活把一个女人桂花的一生撕得粉碎。

桂花是我觉得全书最悲情的人物了,明明是一个受害者,却因为封建礼教和时代局限变成了一个脏东西。

桂花和贱狗是相爱的,虽然这个只见过几面就能爱的至死不渝让我不是特别理解,但是“情不知所一往而深”,就不去细究为何会爱的如此这般了。于强是桂花的爹,在知道贱狗那破败贫穷的家庭条件后坚决反对了他俩的关系,同时与相依天设计来了出《风雪配》里的掉包计,将桂花嫁给了相依天的小儿子。桂花嫁进去的当晚不是没有反抗,只是相依天的小儿子“人借酒力,酒借怒火,扑上去就把桂花按倒在地,左右开弓,噼噼啪啪打起桂花那比山桃花还嫩艳的脸蛋来,只打得桂花两边桃腮渗出血来,嘴唇滴血,像片片桃瓣,酷雨寒风,吹打落红”。相依天这对公婆知道吗,那肯定是知道的,不过婆婆只关心初夜有没有落红,桂花身子干净不干净,而公公也只是想着女人嘛,调教调教就乖巧了,总会好的,桂花也就在挨打中“乖巧”了起来。

桂花嫁的小儿子后来成了汉奸,桂花的头更是抬不起来,连带着她父亲于强也抬不起来。桂花不是没有回去寻求过帮助,于强怎么处理的呢?女婿当了汉奸他烦心,闺女挨打受气他挂心。“可是嫁了人的闺女怎能再跳槽,那不是把娃往不守妇道、不懂礼节的路上推吗?”,于是书中用一句话总结了封建礼教的枷锁:“那一夜,于强想了一夜,也没跳出老祖宗捏下的框框”就这样把桂花赶回了那个深渊。够荒诞吧!哪像现在,我丈母娘总对媳妇说的,如果过得不顺心就回来,咱不受那气,我媳妇都要认真地解释:一切都好。

如果仅到这里,那这个桂花的故事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传统的大多数女性的一生,桂花不一样,还有更多无奈。在相依天活埋了自己的汉奸小儿子后,桂花获得了身体的自由,思想上还是保留着我是嫁过人的,要照顾好老公公晚年的思想,既是礼数也是枷锁。后来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又是传递情报、又是运送物资,还在军医院忙前忙后,救了濒死的“抗日英雄”贱狗,也就成了抗日的英雄。战争结束,桂花是不是终于可以跟心爱的贱狗生活了?不行。因为此时的贱狗已经是英雄了,有了前途有了象征意义,而桂花呢,一个嫁过人的汉奸老婆,哪怕是被骗婚过去的,哪怕这个汉奸总打她,哪怕她在战争中是“支前模范”为革命立过功,立过大功,“但所有这些,能改变这个桂花曾经是汉奸的老婆,被处死的大汉奸老婆!能改了这个铁的事实?这能不是污点?终生的污点?”,至此,明明是一个受害者,硬生生变成了“脏东西”。

很窒息吧?故事的结局是贱狗什么都不要了,和桂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对这个结局是持怀疑态度的,在当时的环境下,贱狗要抵抗的是整个还未来得及转变的封建伦理,是在和整个时代局限性做对抗,我不觉得他能真的扛下。但故事吗,总是需要一个好的结局不是吗?

读完还是很长时间不能释怀的,觉得这本书如果从桂花的视角去写也会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恰逢93阅兵,愿悲剧不再重演,愿祖国永远强大。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300字
  • 下一篇:《断头皇后》读后感15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