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七国演义》读后感1200字

2025-03-28 10:08:06  本文已影响人 

《七国演义》读后感

文/章理申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体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而《七国演义》却鲜为人知。作者郝玉霞,王润生,丰东等三人。我在九几年时买过一部,把它和《前后七国志》对照着看,看着书中的很多人物和情节极其相似。后来这本书借夹了,现在的这本是重新买的复印本,也许是怀旧心里,心心念念不忘这本书,想起这本书中的某些情节,于是看到网上有这本书的复印本,于是毫不犹豫的买了一本,最近又重新看了这本书。

      在重新阅读《七国演义》这部历史演义小说后,我深感其不仅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历史智慧与人性洞察的鸿篇巨制。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想象和严谨的历史逻辑,将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复杂局面生动地演绎。下面是我对这部作品的一点感想。
      《七国演义》以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的纷争为背景,以孙膑为主线,记述了他与庞涓拜师鬼谷子,下山后各事其主的恩恩怨怨,其中不乏田忌赛马,伐魏救赵,马陵道伏击等等精彩故事。在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频繁发动战争,形成了“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铁器农具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封建经济逐渐兴起,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各种思想流派百家争鸣的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竞相涌现。
       《七国演义》在人物刻画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作者通过对各诸侯国君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例如,秦孝公的雄心壮志与求贤若渴,使得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迅速崛起;齐威王的雄才大略与宽容大度,让齐国成为东方强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则彰显了其勇于变革的精神。此外,还有诸如苏秦、张仪等纵横家的智谋与辩才,白起、王翦等军事家的勇猛与果断,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也使小说更有可读性。可以用爱不释手来形容的。
       《七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最为精彩的。无论是长平之战的惨烈厮杀,还是桂陵之战的智勇对决,都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同时,作者也通过战争描写,展示了战国时期军事家们的战略智慧与战术运用。如秦国的连横策略,通过结交远邦、孤立敌国的方式,逐步蚕食诸侯国;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则提高了军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使得赵国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这些战略智慧的运用,不仅推动了战争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战国时期的历史进程。
       《七国演义》中的人物,无论是英明的君主还是狡诈的奸臣,无论是忠诚的将领还是背叛的叛徒,他们为了权力和利益,不惜牺牲亲情、友情和爱情,甚至背叛国家和民族。这些情节的设置,不仅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对于人性,道德和价值也有了了解。在战国时期这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里,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被无限放大。
       《七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意义。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以及军事斗争的残酷性和不确定性。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到许多有益的历史经验和智慧。例如,秦国的崛起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改革与创新;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则启示我们,只有勇于变革,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七国演义》在艺术特色上也有着显著的成就。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将战国时期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悬念、伏笔等文学手法,使得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此外,《七国演义》还融合了历史、军事、政治,文化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价值。
       总之,《七国演义》是一本可以随手翻翻的通俗演义,它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战国时期的风云变幻,更让我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增长历史知识,拓宽文化视野。我想,爱好阅读吧!它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围城》读后感1200字
  • 下一篇:读《东京八平米》有感10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