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我不是废柴》读后感1800字

2024-10-05 09:31:22  本文已影响人 

《我不是废柴》读后感

——凡人歌电视剧原著,读这部小说的时候,从最开始到最后一直都很压抑,因为这是一部写实小说,实际到小说中的地名——北京,豪不隐藏,甚至连武大、南大、同济这样的大学名也绝不掩饰。这部小说甚至可以说是当今的报告文学。
小说描写了北京白领沈琳夫妇,时至中年双双失业,面临家中一个正在教育的女儿、一个嗷嗷待哺的儿子,高额房贷的压力。沈琳夫妇碍于年龄、无职场核心技术难题,无法重新就业,在接受了一连串降维打击后,他们迫于生计,从白领降维到蓝领阶层,沈琳先后当月嫂、摆摊卖卤货,那伟自主创业惨淡经营最终不得不开滴滴车,家中50万的新宝马车折旧换成8万的二手车,为了减少房贷,东三环的三居室换成燕郊70多平的二居室。夫妇俩最开始都放不下面子,但在生存面前,面子却被撕得粉碎。好在最后沈琳的卤货,那伟的滴滴也能勉强维持生计。
我觉得小说名《我不是废柴》,其实也可以改成《活法》,因为小说中一直在让我们联想关于人生“活法”的问题。沈琳夫妇俩各自都有个弟弟,沈琳的弟弟沈磊、弟媳谢美蓝——一个是北京公务员,一个是企业投资经理;那伟的弟弟那隽、女朋友李晓悦——一个是大厂软件工程师,一个是频繁跳槽的北京普通白领,他们对人生都给出了不同“活法”。谢美蓝和那伟属于职场精英,他们会规划未来,愿意努力拼搏奋斗,他们更渴望过上物质生活优渥,人上人的日子;而沈磊和李晓悦他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喜欢自由,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大要求,宁可赚得少一点,也不愿意加班,然而月老似乎将这两对组合匹错了对,他们互相嫌弃,谢美蓝责怪沈磊不求上进、那隽认为李晓悦太爱“玩”,对生活没有规划;而沈磊对谢美蓝说生活安逸点不好吗?李晓悦认为那隽每天那么拼,连命都不要了。他们互相不理解,难以成全,也无法将就,最后沈磊和谢美蓝走向了离婚,那隽和李晓悦,在经历了无数分分合合之后,最终还是没能走到一起。小说人物刚开场的时候,我就发现沈磊和李晓悦应该是一对,果不其然,偶尔的一次旅行,让沈磊和李晓悦一眼万年,他们对待同样的事物有着深深的共鸣,所以不需要过多的交流,就能感受到对方心灵的召唤,最像那隽最后骂他们的那句“仅靠眼神就完成了媾合”。小说最后没有交待沈磊和李晓悦的结局,只是李晓悦发微信视频问沈磊愿不愿意去大观园看她们汉服表演?两个都失了业的人,一个还有心情跑出去“玩”,另一个——身上仅有三千块钱,每天住在青旅,工作无着落的情况下,也能一口应承。“沈磊无欲无求,李晓悦散漫,两人在一起,是无比的合拍,还是下坠得更快呢?”这是沈琳对两人发出的担忧,同样也是值得读者深思的问题,我认为:沈磊和李晓悦并非傻玩型,实际上他们心里有数,沈磊北京名牌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李晓悦相貌好,职场精英能力强,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像沈琳夫妇都是普通学历还有虚荣心要面子,沈和的李工作要求是高可成低可就,不会没有生计,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因此他们无所顾忌,同时他们无比坚信梭罗说的那句话——“人活着,需要的东西其实很少,有食物、住所、衣服和燃料就够了。如果还有一些称手的工具,再来点书,那日子堪称舒适。”
小说中除了上述六个人之外,还有两个人沈志国和沈志成,他们俩是沈琳的堂哥,在北京搞装修,从最开始的抹水泥、出苦力,到最后开装修公司,靠一双“粗糙开裂的手”,在北京开公司买房买车,用那伟的心理活动讲“从前,他以为他们是懵懂、粗俗的半文盲,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干着白领们所不屑的体力活,永远要仰望自己这些体面人,这真是天大的误会”。
沈志成和沈志国对沈琳夫妇说,其实你们就是放不下面子,如果你们放下面子,你们会发现遍地都是工作。是呀!可是人人都愿意干体面的工作,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症结就在此,如果我们能换个思路,换个“活法”,不一定会活得很差,就像小说最后沈琳的卤货,不也卖出了名堂,她盘下了一个店面,畅想下去“她也许可以雇个帮手,产量再多一点,品种再丰富一点……为单店面卖,也可给周边餐馆供货以及网上销售。……”
小说篇幅较短,写作方式新颖、文笔幽默,合上这本书,总结心灵收获——其一,如果不论人脉资源加持,再刨去天生拼爹的好命,若想人前富贵,是白领,要有核心技术或不可替代的职能;是蓝领,要有一技专长,否则在这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只能眼睁睁看着时代的车绝尘而去。其二,关于人生的“活法”?这个问题莫衷一是,小说中沈和谢、那和李,很难说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是对还是错,到底应该怎么活,根本没有标准答案。活着不是为了给别人看,更没必要彰显自己是赢家。不管怎么活,那些横亘在面前的所谓面子,都将是你人生路上的绊脚石。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倾城之恋》读后感1000字
  • 下一篇:读《醋栗》有感10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