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子夜读后感1000字

2024-05-29 07:44:36  本文已影响人 

子夜读后感


茅盾的《子夜》我已经读过两遍。第一遍,是从纯文学欣赏的角度,看它是一部奇书,语言优美,结构谨严,情节曲折紧张,一气呵成。第二遍,站在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看它的深层结构和主题,发现茅盾笔下错综复杂的人和事,都体现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即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子夜》所写的内容虽然已经发生在一个世纪之前,但这些内容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从小说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资本家《子夜》的时代背景是一九三零年的旧上海。当时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中国社会一个独特的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下,经济上虽然萧条,但政治上却十分活跃。小说的具体背景就是“世界性的经济恐慌”从美国向世界各殖民地波及,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愈演愈烈。就在这个殖民地经济十分萧条的时候,新的资本主义却在旧的废墟上成长起来。在这样一个帝国主义侵略日益扩大、封建主义束缚日益严重的时代背景下,吴荪甫作为一个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处境是十分困难的。帝国主义、军阀、封建统治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吴荪甫就是被这“三座大山”压垮的第一人。吴荪甫的悲剧就是三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

吴荪甫性格矛盾复杂,他一方面有魄力、干练、自信,但另一方面却又心怀恐惧、软弱、不能随机应变。这就决定了他在辉煌的事业上,是一个失败者。他思想上的矛盾和斗争一直贯穿着整部小说。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两处:一是与屠维岳第一次见面时,屠维岳的手表不小心碰到了课桌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他猜疑这是屠维岳故意弄出来的声音来探他的口风,就一反常态对屠维岳大声呵斥起来;另一处是他处理朱吟秋的丝厂工人罢工事件时。这两次事件都反映出吴荪甫性格的矛盾和斗争。这也反映了作为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思想的,诸如他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侵凌和压迫的主张;他的振兴实业、富国强民的“建国大纲”;他办厂的宗旨不仅是利润和财富,还重视发展国货、实业救国;他对工人的态度也是以实业为基础、以经济为杠杆来解决工人的福利问题等等。但是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下的民族资本家,他的进步思想又是不彻底的。他的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制约着他对于工人、农民疾苦的关心和同情。他对工人的看法也是停留在资产阶级的“经济人”的立场上的,因此他对于工潮中工人阶级的觉悟认识始终停留在与他自己利益相关的工资问题上。工人生活的困苦和劳动条件的恶劣以及罢工工人被欺骗、被屠杀的悲惨命运他一概看不见了。同时,他又在农民的代表何秀妹身上打主意,想用最低廉的价格购买农民的土地以满足他的扩大资本的需要。

作者对吴荪甫这个人物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他身上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生活中一个民族资本家的精神面貌和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有进步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的矛盾和统一。他既有崇高的理想和豪情壮志;又沉醉在“胜利的幻想”之中不能自拔;同时也没有忘掉自己的资产阶级本性——唯利是图和排挤工人以获取利润。在革命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他的这些思想必然要表现为胆大冒进、急于求成并与现实环境不相适应,最后只能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走向灭亡。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读《活着》有感1500字
  • 下一篇:《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