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大宋帝国三百年》读后感1000字

2023-09-22 07:47:23  本文已影响人 

《大宋帝国三百年》读后感

令人头痛的宋史

宋史是一段充满争议的历史,后人对宋史的评价,既有对其与民休养生息的赞许,更有偏安一隅的叹息。大宋立国三百余年,除了太祖赵匡胤外,似乎没有再出现过为后人称道的英主,虽然大宋时期经济、文化繁荣一时,但总体来看中原两宋仍长期处于一种国弱民贫的境地。

虽然后人也用对其重文轻武治国方略的称颂,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我感觉没有强大的军事、国防力量的支撑,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终究是脆弱的,有时甚至不甚一击。

关于读宋史,确实让我感到当前历史类书籍的粗制滥造。一些略懂笔墨的所谓文人,与逐利的出版社之间互相利用,相互勾结,毫无历史责任感,东拼西凑,天马行空,任意发挥,有时甚至移花接木,歪曲历史,误导读者。

近期读了好几套关于宋史的书,用一个词连形容阅读感受就是“让人崩溃”。首先是买了一套《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中、下三大本,金纲著),这套书的可取之处是将唐末至大宋建国之间的五代史交待清楚了,但给我的感觉该书就是历史片段的简单堆砌,估计作者只是将一些关于五代史的文献资料、历史著作、人物传记等或翻译、或裁剪、或拼接、或罗列,然后以时间为序生拉硬拽地拼凑到一块,再请一两个有点知名度的文化人写个序,搞个推荐信之类的,就可以付之出版了。

五代十国史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有名的乱世,短短几十年,五代更替,十国并立,天下大乱、藩镇自立、篡权谋反、阴谋拥立,等等,这段时期可以说将安史之乱之后的中国乱象推向了一个顶峰,给人的感觉是这段时期社会动荡、道德沦尚、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对于这样的历史叙述确实比较难,但作者既然敢于著书立说,给我的感觉却是缺少了整体观,更无历史脉络和逻辑可言,实在让人失望。

为了便于记忆和今后的查阅,网搜了一段关于五代史简述,摘抄备查: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是五代的开始。923年,盘踞太原的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后唐建国。后唐历经后唐明宗的扩张与整顿,国力强盛,但发生内乱后,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后晋建立。十一年后,契晋关系恶化,契丹军南下灭后晋,契丹遂在开封改号为辽。同时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中原。郭威篡后汉建后周,其后后周世宗柴荣苦心经营,使后周隐隐有一统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自立为帝,北宋建立,五代结束。 除后梁太祖时期以及后唐都洛阳外,后梁大部分时期和其他三代都以开封为首都。

《大宋帝国三百年》实在考验我的忍耐力,最终看了两本之后决定放弃,之后又从网上买了何辉著的《大宋王朝》,网上评价“好评如潮”,于是迅速出手,花了近百元大钞,又买了一套三大本:沉重的黄袍、大地棋局、天下布武。实部书作读起来比《三百年》要容易的多,因为作者天马行空、瞎编乱造了若干情节,但说句实话,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历史逻辑,都“不忍直视”,感觉很小家子气,毫无述说帝王将相的磅礴之气,也无皇宫大内的雍荣华贵之感,把太祖赵匡胤描写的如同市井之人,对其平乱定天下、治国理政的方略等都没有精到的着笔,我感觉,作者根本就驾驭不了这样的历史题材,倒是可以勉强写点鸡鸣狗盗之类的文字骗点小钱花花。真是有辱我的阅读水准,耽误了我的时间,相当于谋财害命,罪莫大焉!

当前,确实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人们享受信息快捷的同时,也催生了一大批急性子和投机分子,一些人收集、整理一些信息碎片就敢登大雅之堂,或开坛授课,或著书立说,但其中有多少真才实学?有多少真知卓见?或者有多少客观事实?甚至连最基本的逻辑性都没有,但却常常占据着、消耗着别人的时间和生命,还总让人闻到刺鼻的铜臭味,总让人感受到赤裸裸的自利主义。

买了这好几本书,花了这么长时间,竟然没有看到我想看的东西,真是很痛苦,反正是跟宋史杠上了,于是,又网购了《一本书读懂大宋》(黎重编著)、《金瓯缺》(徐兴业著),待这两套书看完,再细评大宋吧!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人生只有一件事》读后感1000字
  • 下一篇:《南渡北归》读后感15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