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三昧》读后感
《忏悔三昧》,乃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方法。以此法,可以在瞬间具足一切忏悔功德,具足无量劫中善根福德,把一切相关的业障和因缘忏悔净尽,可谓殊胜法宝!
我读《忏悔三昧》大约有半年左右了,如果你用心念诵,有恭敬心、慈悲心(因为如果你不用心去忏悔,一天就算念上几百遍也都没用),把功德回向给自己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灵魂家人,就可以把相关的业障和因缘忏悔干净,具足善根功德!
图片
《忏悔三昧》的原文是: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未来。因身,口,意的造作,被我伤害过的因缘众生。或因身,口,意的造作,所招感的诸多不顺和苦难。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我都愿意接受业果法则。并惭愧的忏悔。因为无明,因未闻四种真谛,无量劫来,我们彼此伤害,冤冤相报,枉受诸苦于六道中,无有出期。我们都希望解脱。愿一切被我伤害过的众生,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你们保持快乐。愿一切与我有因缘的鬼道,非人众生,得闻佛法,投生善道,趋向解脱。愿一切与我有因缘的人或非人众生,分享我善业的功德,并回答:善哉!善哉!善哉!愿一切众生分享我的功德。
《忏悔三昧》题目的意思:我们不仅要止息杂念,心神平静的“忏其前愆”,以前所造的过错要尽忏,也要“悔其后过”,让以后的过错不再产生。分步解释:忏悔:忏: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消灭,这就是“忏”。悔: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不会再做,这就是“悔”。忏悔不仅要“忏其前愆”,以前所造的过错要尽忏,也要“悔其后过”,让以后的过错不再产生,不能只知道“忏其前愆”,但不知道“悔其后过”,导致前罪还没消灭,后过又产生了。三昧:止息杂念,心神平静的修行。
《忏悔三昧》题目的意思知道了,那《忏悔三昧》的译文呢?我查找了《忏悔三昧》中几个关键词的含义:
“身口意”:身口意三业是佛家里的三业,主要指身、口、意的行为、以及随此行为而来的延续的结果。
“因缘”: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条件,缘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条件,有因有缘,必然成果,也就是“因果”。
“众生”:一切有情识的生命形态。集众缘所生,又历无量生死轮回,名为众生十法界中,佛、菩萨、阿罗汉、辟支佛为圣者,脱离生死,余皆有情,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历经六道轮回,就是凡夫。
“无明”:不能见到的世间实相的根本力量,也是我们执取和贪嗔的根源。
“四种真谛”: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苦、集、灭、道”四圣谛。苦为生老病死,集为集聚骨肉财货,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完全解脱实现涅槃境界的正道。
“无量劫来”:佛经上所称的劫,如不表明中劫或小劫,通常是指大劫而言(一小劫有1680万年,一中劫有20个小劫,一大劫有4个中劫)。意思就是数不尽的大劫。
“六道”:六道又叫做六趣,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无有出期”:出期:就是出离生死苦海的期限。所以意思就是没有出离生死苦海的期限。
“解脱”:解脱的境界可以分成大乘与小乘之别,但其境界会稍微有些差异,依小乘佛法而言,要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果位,方称得上解脱。
“善业”:指五戒十善等善事的作业。
“功德”:离相修福叫功德,功德的福报无限,因为功德与道相应,与自性相合,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做了好事,不著做好事的相,不执著这个好事,这就有功德。功德可以超越三界生死轮回,因为功德里面有智慧,没有我执,没有我执就超越六道轮回。
“善哉”:是一个赞美的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古人经常在他人说了某句有道理的句子时说,来表示他的赞同。
我念《忏悔三昧》的时候经常会流眼泪,爸爸告诉我,这可不是在哭,而是在清理自己体内的业障,可见《忏悔三昧》多么管用啊!只要你在念的时候不去想别的,《忏悔三昧》就可以快速的把那些阻碍我们的业障、灵魂都清理干净,并让你获得很多功德。
我以后要好好修行,多念《忏悔三昧》,把家族、所有有缘的众生及我与他们的冤亲债主的业障清理干净,做一个普度众生的人,助更多的众生离苦得乐、得到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