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原本是一位主持人,偏文艺风,和传统印象里严肃的新闻记者形象有些许偏差,但是偶然一次机会,她进入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栏目工作,在老师的指引和自己对新闻的探索中,她对新闻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热爱新闻行业。
在书中,根据柴静的自述,我们可以知道做好一个新闻人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就是“去感受,去触动,用你的皮肤去感受新闻”,一个对现实世界毫不关心、没有感受的人是没法发自内心地热爱新闻的。
知道和感受到是两回事,知道不一定代表感受到,有很多事物、有很多人,你会在某一天突然发现:你从来就没有读懂过他们,你和他们从来都只是擦肩而过,没有过真正的相遇。
《看见》一书记述了柴静在新闻工作中见证的种种案例以及她个人的感悟和感受。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能看见一位新闻记者的成长和成功之路,更能看见世间的百态,会蔓延出不一样的感受。
书中大致是由一个个的新闻案例构成。“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中,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一个个案例映照了真实的世界,下面,我将会和大家分享书中两个章节的内容,分别是《沉默在尖叫》和《无能的力量》。
沉默在尖叫
《沉默在尖叫》章节涉及了三个主人公群体,分别是刺杀丈夫的女士、实施家暴行为的男士和流浪少年。
法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各地监狱女性暴力重犯中,杀死丈夫的比例很高,有的地方达到77%以上。
柴静采访了两位杀死丈夫的女士,她们分别是安华和小豆,她们刺杀丈夫的理由无不例外是丈夫先对她们乃至父母和孩子实施了暴力行为,并且大都持续了很长时间。愤怒的水柱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涨越高,最后不可避免地爆炸了。她们的行为是长期忍耐的结果,也是一种对自己家人的保护。
但她们杀死丈夫后,自己也被判处了严重的刑罚,使得她们不得不离开自己原本想要保护的人的身边,真是感到有点儿唏嘘。
实施家暴行为的男士代表是“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他的美籍妻子Kim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公布了李阳家暴她的事件和照片。李阳对Kim实行家暴行为是在他们一次争吵的过程中。他们吵了很久,李阳大喊着“住嘴!”。事后,李阳回忆说:“我当时想不能让她有反抗,我要一次性把她制服。”
在采访中,柴静问李阳对家庭的理解是什么,李阳说:“成功,一定是唯一的标准,真正地爱是带来巨大的成功。”
流浪少年指的是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由十几个少年组成的盗窃团体,领头的十五岁,最小的十岁。
这些少年大多无父无母,或是被父母抛弃,没地方去,没学校上。警察告诉柴静,“他们想过把这些孩子送回学校,但学校没能力管他们,更不愿意他们把别的孩子带坏。”
他们流浪到各个城市,从各种地方认识对方,慢慢聚集起来,他们一起租了一间房子,偷了几张席梦思垫子,横七竖八在上面排着睡,生活里的东西都是偷回来的,房间的墙上贴着明星的照片,窗台上摆着整整齐齐的十几个牙缸……他们把这个地方叫做“家”。
这个章节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其实是这些看起来“行为异常”的人做出这样行为背后的社会原因。
对妻子和家人们实施暴力的丈夫们大都生活在农村地区,他们几乎都是村子里最贫穷的人,大多酗酒,喝的时候咒骂有钱人,回家了就打妻子和孩子。
将成功视作爱的代名词的李阳从来没有与父母有过亲密的感觉,他从小患有口吃,被人耻笑是家常便饭,性格从此变得懦弱自卑。
流浪的少年们被父母遗弃、被社会摈弃。柴静到一位流浪少年的家中,询问他的养父母可否将少年儿时的物品拿出来看看,养母却回答到“都扔了。”
一个得不到爱、得不到教育的人,对这个社会不可能有责任感。上述三类走上歧途的人,他们的极端恶劣行为本身可能不是由内心原有的恶意造成的,而是由于父母的缺失、他人的歧视、崎岖的命运、社会的缺位等等社会原因而导致的。
我写下这些文字,并无意为他们开脱,而是想要客观公正地去看待这些人和他们所作出的行为。一个个体做出的恶性事件有可能是完全出于个体内心的恶意,但是一个相似的群体做出相似的行为,那这背后一定有它的社会原因。他们也许有一部分的恶行是由外部的压迫而造成的,那这时把所有的代价和谩骂全部都推到一个个体的身上,是不是也有些不公平呢?我们在看一个社会事件时,不要只关注这些个体的本身,而更应该关注其背后的原因。
无能的力量
章节《无能的力量》的主人公是卢安克,他是德国人,曾在中国广西板烈支教了十余年,之后因为妻子对新生活的追求,他离开了深爱的板烈和孩子们。
卢安克没有专业的志愿者证,曾在另一些地方教孩子们英语,却因为教学成绩不理想而被劝退。
后来卢安克来到了广西板烈,这里的居民是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都出去外面打工了。当地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卢安克便留了下来。他不仅教授孩子们知识,更是和孩子们玩在一起,做很多有趣的事情,他们一起唱歌、一起在山间戏水、一起拍摄自制电视剧……卢安克说:“语言很多时候都是假的,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
卢安克希望能保留孩子们最原始的创造力,不去改变,而是去顺应;他经常和孩子们做些“不务正业”的事情,要是按照成绩来判断卢安克的教学效果,那实在算不上好,以板烈小学五年级一个班里的四十六个学生为例,他们中只有八个人坚持到了初中毕业,大多数没毕业就到城里打工去了。
柴静的同事老范写道:“从世俗的意义上来说,没用,没效果,不可效仿,也不可推广;他所做的事情,很可能无踪无影,悄无声息地就吞没在中国茫茫的现实中,但是他的存在本身,就有一种令人惶然震颤的力量。”
卢安克说,“他们可能头脑理解不到他教授给他们的东西,但是他们的头脑中都会存在,他们已经接受了,没理解,但大了,他们会回忆,会理解。”“我的学生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路,可是什么是他们的路,我不可能知道,我想给他们的是走这条路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
关于卢安克,我在与本书同名的新闻栏目《看见》中看过柴静对他的采访报道,当时,我对卢安克的理解是:一个勇于追求自己梦想的人。有梦想就意味着想改变什么,我当时一直觉得他想改变孩子们的生活和命运,但是,书中写道,卢安克说:“我不想改变,我没有这个压力。我也改变不了,但是也不用改变,它还是会变。”
这有点颠覆我的认知,我已经打算好为他的事迹和精神而感动流泪了,但了解完真正的他之后,我却只是留下了深深的震撼,也许这也是卢安克一直在追求的“自由”吧。不求改变,勿要固化,跟着真实的感受走,这样本身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