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读《留美幼童》有感1200字

2023-01-28 09:29:23  本文已影响人 

读《留美幼童》有感

周昱彤

这本书读完,对我来说,改变最大的是对李鸿章的看法,之前,我对李鸿章的印象留在愚昧,古板,软弱(避战保船),而这本书里展现了另一个李鸿章,为支持幼童留美事业而腹背受敌,动用所有关系的他,不愿接马关条约》而苦苦哀求朝廷“两国惟有苦战到底!”的他,担心大清国运而“整整一天瞠视不瞑”的他...他的形象在我心中渐渐丰富,高大起来。这本讲述了留美幼童的来源,结局以及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因为容闳,随当时的布朗老师前往美国留学而萌发了“以西方学术,灌输于中国”的想法经过他的努力,十六年后,这一想法成为了现实,虽然“留美动童”计划未能按原计划进行十五年,但它带来的人才也推动了中国某些技术的发展,如电报,铁路等。我也看到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情感,美国有许多家完整的保留着中国幼童的生活痕迹。

看完此书,最让我印象的部分有三个。首先是我敬佩于留美动童的爱国情节,他们处于当时发展较好,且民风开放的美国,却在被召回时,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回到当时落后并且束缚着思想的中国,并且,虽说如不返回,他们会失去财物的供给,但我认为,只要他们不想回到祖国,其时还是有其他出路的,如谭耀勋与容揆,他们都选择留下。我还看到,在美国时,就有许多人在演讲中声泪俱下的关于中国未来,关于中国实事的篇章,如黄开甲,蔡绍基先生等。我敬佩他们对祖国浓烈而深沉的爱。

其次,是关于幼童们的努力与清政府的无能形成鲜明的对比。当这一批幼童们回国时,没有“热烈的欢迎”“熟悉的人潮”“祖国伸出的温暖的手臂”,只有讥笑关闭的大门与简陋的生活环境,我读到黄开甲写给他美国“家长”巴特拉夫人的信,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无奈,他的委屈与他的思念。但,最让我感到可惜的,是在战争中牺牲的幼童们,他们年轻的富有财富的身体,尚未发挥出全部价值便灰飞烟灭,所以,我十分理解为什么戊戌变法那么激进,那么冒失,因为当时时局实在危急,想救国之心实在强烈。可惜过于急躁,欲速则不达,戊戌六君子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最后,则是关于文化冲突与交融,在动童李恩富的记录中,我们得知,他在美国得到了平生的第一个吻,一开始,他们还会面红耳赤,感到窘迫,但之后,他们很快融入了这个圈子,在体育,演讲等方面大放异彩,他们的美国家庭基本保留了幼童们的生活轨迹,甚至有些家庭将这种友好关系传承了下去。可惜,这些幼童”学未成而强返华”后,受到祖国人民的讥笑,旧金山作的不比上海流行的款式,这是中国传统里对外来文化的排斥,但留美动童也去努力试应,他们戴上假辫子,重新试应礼节。但在这之后,中国大门渐开,慢慢的,人们也接受了火车,电线杆,也穿上了中西合璧的服装,文化应当在不断的交锋中走向多样与精彩。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有:要对事物尽其用,要对人有伯乐眼光,此书中的留美幼童有如此学识,如此才乎,可惜清王朝未能真正挖掘他们的潜能,仅在某些方面有了发展。要对每个国家的特点进行分析,才能改革,日本也有留学生派往欧美国家,他全盘西化,教育体系完全照搬,并且它完美利用了民众决对服从天皇的特质,成功变革,而中国“挪动一张桌子也要流血”所以要循序渐进,李鸿章也是在让慈禧亲自尝试了太监拉的火车后,才争取到了中国400公里铁路总里程的。

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史走过的坚难的路,可以深入了解到当初那群幼童是如何在异国他乡成长为国之栋梁的,除了詹天佑等知名幼童,其他人也应当被历史看见,被铭记,被缅怀。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上帝的跳蚤》读后感1600字
  • 下一篇:《我与地坛》读后感12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