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老人的性格是一生经历堆积而成的。她从结婚的那一天开始就选择了空巢生活,精神空巢,可能在她那个年代对思想的束缚,对清白的重视,很多事情都被放大。而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父母家人断绝了关系,女儿完全不能交流,思想极端,对自己母亲不好。儿子又没有在身边,又或者是老人自己选择了“空巢”。特殊年代的经历,让她退守“空巢”,形成了沉默、谨小慎微、卑微的性格。环境的恶化、商品的伪劣、人性的虚假与狡诈,这些都让她她在八十岁生日快到来时想着躲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逃避纷杂的现实世界。由于身体健康原因,她想要开放式的洗手间,不愿意长时间待在外面,并且觉得只有“空巢”才能够给予这种特殊的自由。
长时间孤僻的性格和躲在独自躲在房子里,让她变得更加奇怪。一边将身边人推开,一边又轻信卖保健品的小雷,原因是觉得她比自己的儿女更贴心。其实,卖保健品的对她实在是一般,只有在推销产品的时候会热心肠保持耐心。一旦老人不买产品,就各种不耐烦,就把老人拉黑。对比起时常保持联系、一下子就能发现母亲状态不对劲的儿子来说,实在不能放在一起比较。一边选择了独居,不愿和儿媳妇儿子一起住,很固执地对自己相信的坚定不疑,一边又希望儿女安排时间回家。这可能是一部分老人的心态吧,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看到那“不太好”的一面。作为一名老知识分子,又轻信诈骗电话的“顾警官”,很在意外人的看法,过于活在给自己的束缚和框架里面了,执拗地想要死守所谓的“清白”,让对方抓住把柄,把自己陷入深渊。本来儿子的电话可以成为扭转诈骗局的关键,老人却对陌生电话的依赖和信任多过平时关心自己的儿子,就和轻信卖保健品的小雷一样。
这其实对于子女来说,是一件特别棘手的问题。不管多么孝顺,都无法时时刻刻在老人身边陪伴,何况是一位内心孤僻、更偏爱独居的老人,如果强行让她和自己住在一起,她是否同样会在日常的小矛盾中把自己折磨得疲惫不堪?“救救老人”的呐喊,可能还需要老人自身自救。放下对他人的看法与评价、保持一颗包容新事物的心、保持积极向上、保持与子女的信任......与时俱进了,就不会那么容易被人骗得团团转。
她是一位拒绝与时俱进的老人,和不少老人一样。抗拒网络,抗拒新事物,禁锢的内心和积淤的便秘陪伴着她在孤岛上做艰难的挣扎,最后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