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这本书重塑了我对莫言的认识,虽然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可是他的样子与电影《熔炉》里那个变态校长实在太像了,所以我对他一直都有阴影。这次阅读《檀香刑》原本也是我在朋友圈调侃:据说这本书能让人看的两腿打颤,后背发凉,最近天气有点热,我准备用来消消暑。”我之所以这样说也完全是抱着猎奇心理,很多人说这本书很变态、很血腥、很暴力,就连新京报的记者在采访莫言的时候都觉得他的小说过于残酷,《檀香刑》只看了几页就不敢看了。现在我看完了整部作品,才发现新京报的记者简直是垃圾中的战斗机,信口胡诌,张口就来。就这点水平还好意思采访莫言,简直就是对他的侮辱,从此对新京报一生黑。
太多太多的人都是这样人云亦云,评价一位作家的时候连他的一本著作都没有完整看过就开始抨击他。很多人对文学作品缺乏了解更缺乏尊重,只是有“也想插上一两嘴”的朴素愿望。现如今很多人对鲁迅的评价偏差就是典型。这次《檀香刑》狠狠的打了我的脸,所以哪怕文笔再烂也要发出一丝声音,就当是自己对误解莫言的道歉。
打开书页凤头部,第一章眉娘浪语就把我深深吸引住了。她深夜辗转难眠诉说着自己与县太爷的奸情,莫言用这样一个“桃色新闻”开头,抓住了人性中隐秘的恶趣味。使我嗤之以鼻,却又让我忍不住支起耳朵偷听;第二章赵甲狂言部分,详细描述了“阎王闩”这项酷刑,恐怖至极,却又使我忍不住从指头缝里偷看。当我以为残酷的部分就是高潮之时,第三部分小甲傻话 我又被莫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折服,就像是《西游记》一样变幻莫测又充满刺激,读罢这一章我对莫言的佩服已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了。凤头部分完结我就像是一位听罢了艳曲儿,看罢了奇观的游客,满载着新鲜的回忆依依不舍意犹未尽。
再读猪肚部分,却又将之前那些人物在我心里的形象完全颠覆。我以为孙丙是个只会唱猫腔的戏子,没想到却是个宁死不屈的大英雄。他有着极其瑰丽的浪漫主义理想:要把高密东北乡的猫腔发扬光大,唱响全国。他有着平等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乞丐和戏子都是下九流,多有帮衬,也教乞丐唱戏,让他们多一门营生。他有着雄赳赳气昂昂的反抗精神:德军杀我妻儿,好,转头就回来报仇;要执檀香刑,好,唱一曲猫腔为自己送行。
虽然,他想发扬光大的猫腔,因为痛失胡须功败垂成;虽然他的反抗德军的手段甚是拙劣,加入义和团也学的尽是戏中弄虚作假的招数;虽然,他一心想死得名垂青史,害死了一帮为救他“偷梁换柱”的兄弟……
但是,他死前高密县浩浩荡荡的万民请愿,他死前囚车上惊天地泣鬼神的猫腔演绎,他死前刑台上整个猫腔班子的血流成河全军覆没,他死前一直退缩忍让的知县毅然决然举起匕首,他死前戊戌六君子刘光第的儿子前去刺杀……
他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高密县反抗的火炬,即使小说的最后,主人公们无一幸免,留给我们的也不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深刻寥落,而是一种白雪覆盖下的虫蚁攒动,是疾风劲吹的燎原之火!
我以为赵甲只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却没想到他身上有最卓越的工匠精神。
我以为孙眉娘只是个不守妇道的浪蹄子,没想到她的心中有最炽热的感情。
我以为钱丁只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小县令,没想到他肩上还扛着最重的家国情怀。
我以为赵小甲只是个杀猪屠狗的傻子,没想到他脑袋里还有精妙绝伦的想象。
豹尾部分详细描绘了檀香刑的经过,看到这里我已经不觉得有多残酷了。当施刑者赵甲和受刑者孙丙互相道喜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场刑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不是莫言心理变态,也不是看客过于猎奇,它就像是烟花绽放一般所有的价值都只在那一刻呈现。
“戏......演完了......”大戏落幕正如烟花消散,徒留我们这些看客久久伫立。